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近半年轻人每天与家人共处不足两小时

2014年01月05日 17:5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年轻人,家人的快乐你懂吗

  与家人的关系,最能影响到年轻人的情绪,与父母、伴侣等身边最亲近的家人交流、沟通,对于年轻人快乐指数的影响占有主导性地位

  2013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联合视频网站土豆网,共同调查完成《中国年轻人快乐心态研究报告》,全面展现了中国年轻人的快乐心态,以及对于快乐的理解、认知和表达方式等。

  本次调查通过随机抽样配对调查的方式,预先设计12个场景的调研问题,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等6座城市访谈了360组典型的中国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或伴侣。

  同时,还针对年轻人开展了在线调查,共有21万人参与,最终成功得到了1587位年轻人的完整回答。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让处于家庭人际核心的年轻人与父母和伴侣来比较,看看是否与他们的想象有差距,并检视他们维系情感的方式是否给对方带来快乐,促动人们思考如何给别人快乐,从而触发人们通过给彼此快乐而激发更多快乐,逐步形成人际关系快乐的正能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俊秀副研究员说。

  与家人关系最能影响情绪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年轻一代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

  “中国经济社会的双转型,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而转型期的中国,也由此步入一个压力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胡平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

  本次调查,年轻人大专以上学历51.1%,平均个人月收入4663元,平均家庭月收入7134元。但在高房价、高物价下,年轻人往往入不敷出。

  “面对着高高在上的房价、不断上涨的物价、高额的教育及医疗费用等几座‘大山’,年轻人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表达快乐,反而因为背负过多的生活压力,对于快乐产生了误解。”社会学者肖明超认为。

  由于压力较大,年轻人对自我生活水平的评价普遍偏低。比例分别为,中下或下等占52.6%,中等占37.7%,中上或上等仅占2.0%。同时,年轻人社会阶层自我评价也比较低,中下或下层占65.3%,中层占28.8%,中上或上层仅占4.0%。

  本次调查数据分析,在三个代际中,70后对生活各方面表现都更为积极;80后是自我生活认知最不理想的人群,在健康、生活意义等方面表现得最消极;90后对生活各方面满意度都较高,其中休闲和家庭状况方面更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高房价、工作竞争和生活经济问题等压力,家庭就成为年轻人最为重要的快乐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年轻人快乐最重要的是“家庭和睦”(86.5%),接近6成的年轻人认为,在家中体会到正向和中性的情感,也就是感到愉悦/放松和轻松/平静的情绪。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与家人的关系,最能影响到年轻人的情绪,与父母、伴侣等身边最亲近的家人交流、沟通,对于年轻人快乐指数的影响占有主导性地位。

  快乐多来自于他人“给予”

  对于当前多数年轻人而言,由于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与家人相处、彼此交流、关怀的时间非常有限,对家人并不真正了解。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普遍感到快乐,快乐指数为84.2分。同p时年轻人认为家人的快乐指数均高于自己。但通过线下调研发现,他们的家人在生活状态、情绪等方面,都与年轻人自己的预估有一定差异。

  课题组以百分制评分为标准,由年轻人及家人针对快乐指数等进行背对背的打分。数据显示,年轻人认为家人的快乐程度是86.99分,而家人快乐程度的自我评价为76.36分,年轻人认知与家人实际快乐差值10.63分。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75%年轻人对于家人的快乐认知,与家人实际的快乐程度存在落差。其中,对自己妻子快乐程度的认知反差最高,高达78%。

  从不同城市反差度数据来看,上海、广州和西安的年轻人与其家人间快乐认知反差更大。其中,广州是反差度比例最高的城市,达90%,其次是上海,达85%。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的反差度相较于二线城市整体要高。越是大城市,年轻人受到的干扰越多,对家人快乐的感知力越低。

  年轻人与家人对快乐的理解,之所以有如此大反差,本次调查也给出了答案,即年轻人的快乐多是来自于自我满足或他人“给予”。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34%的年轻人让家人快乐的方式是送礼物,而66.8%的家人不认为送礼物能带来快乐;32%的年轻人让家人快乐的方式是带家人旅行,而61.9%的家人并不认为旅行能让自己快乐;21.6%的年轻人通过努力奋斗让家人快乐,而76.1%的家人并不认为奋斗一定让他们感到快乐。

  那么,年轻人如何才能最让家人快乐?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半数年轻人的家人选择了“聊天、表达情感、一起吃饭、一起做喜欢的事”。对此,胡平认为,多半年轻人忽略了这些简单却能令家人真正快乐的事情。“这个结果其实证实了很多研究的结果,充分说明家人获得快乐的方式,多数并非来自物质层面,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共同做事过程中的相互分享。”

  表达情感存在心理障碍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分析,多数年轻人陪伴家人时间有限,交流、关怀都不充分,与家人相处方式还存在不少误区。

  从陪伴家人时间来看,近一半年轻人每天与家人呆不到2小时,而1个小时以内的占4成。从与家人交流而言,每天交流比例38.9%,每周交流不到一次的达到32.4%。从关怀家人程度上来讲,47.7%的年轻人时不时关注家人,21.6%的年轻人则很少关注家人。

  在与家人关系中,70后最重家庭关系。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与家人相处、与家人交流、关爱家人等方面,70后都比80后、90后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次调查显示,在是否经常关爱家人的问题上,30%的年轻人表示没时间;而超过4成的年轻人认为“关爱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不必刻意去表达”;有超过2成的年轻人存在表达上的羞涩;7.1%的年轻人认为“太熟而不必要”。

  “70后和80后、90后在关爱家人方面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问题,出生在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施以后的后两代年轻人,在关爱家人和沟通表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家庭研究室唐灿研究员说。

  从家人快乐中获得快乐

  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年轻人的快乐更多来自获得而不是给予,家人快乐与年轻人的快乐程度息息相关。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聊天,48.1%的家人能感受到快乐,而49.5%的年轻人没做;表达情感,45.5%的家人能感受到快乐,而58.2%的年轻人没做;一起吃饭,41.7%的家人能感受到快乐,而54.9%的年轻人没做;一起做喜欢做的事情,44.4%的家人能感受到快乐,而65.7%的年轻人没做。

  “年轻人对于家人的快乐缺乏足够的关注,同时与家人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对快乐的认识出现巨大偏差。”肖明超认为,“家人认为最快乐的事情,不是这些仪式感的方式,比如给家人送多少礼物,带家人去旅行多少次,反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的陪伴、情感和爱的表达就可以让身边的人很快乐,家人要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家人希望得到的快乐,年轻人时常忽视,而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年轻人需要发现家人真正的快乐所在,并让给予也成为令自己也很快乐的事情。”胡平说,“快乐应是家人间的获取与给予,这是一种双向传递。”

  “有很多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原因,导致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在家庭中创造和传递快乐的能力。”唐灿说,一方面,独生子女普遍性地“天然”缺乏以他人为中心为焦点的生活习惯,这也表现在与家人关系中,更多地重“取”轻“予”;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也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因为它形成了一种自发隔离的机制,减少,甚至隔离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与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交流与互动。

  “以善意的语言、平实的方式提醒、鼓励或指点年轻人去关爱自己的家人,应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对年轻人而言,希望他们能逐渐体会到,任何勇敢的表达、真心的关怀都能给家人带来快乐,也同时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快乐。在物质以外,真挚的语言、动作、眼神都是快乐的介质。”唐灿说。记者 李松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