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应尊重患者“绝处弃生”的意愿

2014年01月23日 13:55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40岁的癌症患者张琳去年做过一次手术,医治效果并不乐观,今年1月她又住院治疗。1月18日,慈善机构送来5000元捐款,她却淡然拒绝:“我的时日不会太久了,我不需要,这些钱还是留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病人吧,他们还有希望。”(1月22日《大河报》)

  5000元的善款相助,对于张琳来说的确是雪中送炭。自患病到现在,家中并没多少积蓄的她已花费10余万元。但重症之下,她选择了拒绝这份好意,令人心生敬意。这件事再次触及了一个让许多人刻意回避的话题:面对病人意愿,是否要过度挽救。

  “我知道死亡有一万多道门,让人们各自退场离去。”说这句话的是一位留学归国的医学博士,他也曾面临一个重大抉择:要不要给患癌晚期的慈父实施连续化疗等办法,以换取其生命的短暂延续?最终,经与家人商量后,他还是选择了不让父亲在走完人生旅程之际,再去承受太多且收效甚微的治疗苦痛。这位医生叫陈作兵,是浙医一院的毒理专家。两年前,此事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求生是人类本能。然而,当不幸降临时,有些治疗只能是于事无补的徒劳延续,同时要忍受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这种基本无效的生命质量,不仅是一种劳而无功的过度挽救,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剥夺了患者的死亡尊严。医学博士送患癌晚期的父亲回家,让其安享最后的人生,以及河南张女士拒绝慈善捐款,都给我们在怎样合理对待绝症患者的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考。

  观念一变天地宽。这话用在过度挽救方面同样合适。现实语境下,许多绝症患者的家属,为何宁愿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不敢表露出一点“绝处弃生”的人性化考虑?无非是担心会招致不孝、无情的种种骂名。而医学博士陈作兵通过在英国留学时的真实感悟,则明白“人活的是质量,而不是几天行尸走肉的生命,死也是有尊严的”。正因为如此,他所作决定的样本价值,在一般人那里就颇难借鉴。

  不过,时移世易,现在已经有不少公众认为,在有些情况下,还是应尊重患者“绝处弃生”的选择意愿。这方面,河南张女士是一个例子。陈作兵也提到,在英国医院里的一些绝症病人,入院评估后,往往在病历上会有NCPR的标签。这意味着,这个病人在危险时候,不要任何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拒绝延长生存几小时或者几天的希望,同时也拒绝了接受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

  过度挽救或是一种温情化的过度治疗,但究竟如何选择才是人性化,还需要多方探讨。关于患者的死亡尊严,虽然不太容易说出口,更难高调做起来,但至少,不能再视若无睹、置之不提了。(陈海荣)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