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将经历无雪冬天?距离最晚初雪日只有约十天

2014年01月29日 13:4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你到底还下不下雪?”“雪啊雪,你是被堵车堵在路上了?还是因为北京房价太高,落不了地?”眼看临近春节,北京地区这个冬季还没有出现过降雪天气。北京的雪成了市民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气象专家们对此当然有更深入的认识。

  距离最晚初雪日只有约十天

  北京初雪一般是指冬季第一场雪。由于北京南郊观象台是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中唯一一个全球常规气象资料的交换台站,一般用南郊观象台的观测资料来代表北京的气象资料和天气状况,即过去北京地区的下雪日是以南郊观象台的观测记录为标准的。

  到目前为止,北京今冬仍然未见初雪。北京自2013年10月23日下了场0.2毫米的小雨后,一直没有全市性的降水。截至1月28日,北京连续无降水日数达97天。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翼称,根据气象监测资料显示,北京的平均初雪日为11月29日,今年应该是比常年明显偏晚。

  “初雪日是根据近30年(1981年至2010年)初雪时间算出来的平均值,即北京大多数年份初雪时间在11月29日前后。” 北京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说,从实际情况看,初雪时间拉长,1951年至今,最晚初雪日为2011年2月10日,第二晚是1984年1月29日。北京历史最早初雪日出现于1987年10月31日,初雪时间大多在11、12月。从今年的情况看,很有可能打破初雪日第二晚纪录,并进一步挑战最晚纪录。

  监测显示,1月17日4时至7时石景山、海淀、丰台、房山、怀柔、门头沟、密云局地出现零星小雪,其中密云上甸子站降雪量为0.2毫米,尚未达到初雪标准。据了解,今冬以来,这已经是初雪第三次与北京“爽约”。去年12月17日早晨北京东南部、今年1月6日上午北京东部地区出现了零星小雪,降雪范围较小,且雪量不大,均未达到北京初雪标准。

  根据初雪日出现的具体数据看,近50年来,北京初雪下到1月份的也只有4次。陈大刚坦言,“目前北京还没有出现整个冬季完全不下雪的情况。1983-1984年冬季降水量最少,下了0.3毫米的雪。”

  事实上,入冬以来,不光是北京雪少。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表示,2013年12月1日至30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降水稀少,降水量普遍不足5毫米,其中华北、黄淮大部及陕西大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基本没有降水,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渤海水汽回流受阻令初雪难求

  降雪需要较为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冷空气。就大气环流而言,在高空中要有明显的偏南暖湿气流北上,或是在近地面层有偏东风的配合,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北京冬季降水主要水汽源地来自渤海,即回流。这种回流需要适当的偏东风支持,同时还需要有天气系统来提供降雪的动力机制。而北京通常受冬季风控制,缺少东风回流条件配合。出现降雪需要有足够的水汽,如果水汽不足的话,最多只会使得天空云量增加,而不会产生降雪。

  陈大刚说,北京降雪偏晚主要是因为缺少水汽输送。从2013年11月以来,华北地区冷空气比较频繁,但是水汽输送比往年差。2013年下半年,北方地区大部偏旱,整体气温偏高。如果水汽条件充沛,加上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中低空就能形成降雪云层,云层会影响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导致地表温度下降,容易形成降雪。入冬以来北京多次迎来冷空气,但水汽条件不好,始终没有出现降雪。

  据陈大刚介绍,北京地区的水汽输送有两个来源。一是南海的水汽输送。如果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空气在北京“会师”,北京就会出现降雪。但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高空属于偏北气流,从形势场来看,偏北气流阻挡了来自南方的水汽。另一个是来自渤海湾水汽的回流。渤海的偏东气流与西北气流在北京交汇就会形成降雪。但目前,渤海湾水汽未出现回流。

  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

  “入冬以来北京等地无降雪,是与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王启祎介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美屡被冷空气侵袭,异常寒冷,美国多地创造20-30年来最低气温纪录;欧亚地区大部温度偏高,总体降水偏少,这个地区的人们感觉这个冬季很“温暖”。

  虽然冬季的暴风雪和低温在美国可以说是一种常态,但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监测,此次的低温事件在北美的低温史上可以排到第四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此次低温事件的呢?王启祎分析认为,造成美国此前大范围低温天气的最主要原因正是极涡偏向北美地区,造成该地区冷空气爆发。所谓极涡,一般是指存在于北极地区的高空涡旋,气压比较低,活动也不太规律,其偏向的区域内的气温会偏低。

  近些年来,极涡没少在全世界范围内“闯祸”。2012年2月波及欧亚大部分区域的严寒事件,我国也深受影响,极涡跑到亚洲区域“捣乱”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有研究显示,随着北冰洋的迅速变暖,极涡活动更加活跃,会产生更多的类似此次大范围低温的极端天气。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天气将会更加频繁地出现。

  答疑解惑

  今冬下雪的可能性还有多大

  根据中央气象台1月26日发布的预报称,未来10天(1月26日至2月4日),北方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南方地区气温变化相对较平稳。月底之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同期偏高,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偏高;之后,冷空气势力呈明显加强趋势,各地气温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新疆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气温将转为偏低;南方地区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仍偏高。

  根据目前的最新预报,预计1月30日除夕前,北京仍然不会出现降雪。目前尚难以断言北京是否会经历一个无雪的冬季。从历史记录来看,北京每年2月的降雪量比12月、1月的要偏多,3月份降雪情况较多,例如去年3月20日。

  2010年到2011年的冬天,即2011年2月10日,北京出现最晚初雪。随后,北京连续出现降雪天气。有专家称,北京降雪容易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出现。就是北京连续性降雪出现的概率较大,这主要是前次降雪结束后,空气湿度较大,水汽较充沛,容易产生持续降雪。一般而言,如果某一年北京有连续降雪天气发生,往往会导致该年降雪多于常年。

  延伸阅读

  人工增雪技术需要更精细化

  实际上,北京的降雪,有着自然条件和人工增雪共同作用的“历史”。在以往的冬季,北京也曾经开展过人工增雪。

  现代人工增雨(雪)活动开始于1946年,目前全世界每年有30多个国家开展这项工作。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是基于自然云和降水的形成过程建立的,通过飞机、火箭等运载工具向云中播撒碘化银、氯化钠等催化剂,促进云水向降水的转化过程,产生降水粒子。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负责人郭学良介绍说,尽管如此,但在进行常规的人工增雨(雪)作业时,现场的监测技术、作业技术等往往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一些高端先进的探测和作业技术更是缺乏,限制了对云的精细结构、粒子相态的了解和作业效果的评估。因此,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针对不同云系开展作业示范试验,获取关键的作业技术指标,这对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