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顶风喝死公务员”再证治吃喝之不易

2014年01月29日 14: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日前,中纪委网站通报,福建三明市副市长、沙县县委书记陈瑞喜等人接受宴请发生人员醉亡,陈瑞喜被免职。同时通报的还有另一起发生在沙县的陪酒人死亡事件。2013年8月13日,中国建设银行沙县支行行长雷炎生等人宴请客户并陪同高消费娱乐。事后,该行一名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酒后突发性猝死。(《新京报》1月28日)

  两起公职人员参与吃喝宴请事件,导致多名官员被问责,一名领导干部和一名工作人员醉酒致死,且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不已。对于公务宴请,公众向来深恶痛绝,但毕竟罪不至死。发生这样的不幸,公众在谴责之余,不免又多了一层悲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非没有前车之鉴。近年来,政府官员参与公务宴请而致人醉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中央纪委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中一起,就是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被降级。这也是中纪委首次点名通报违纪事件责任人。

  2013年被称为“禁令之年”,从年初到年末,中央出台的约束公务员的禁令、规定达十几项之多,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高压反腐和从严治吏下,公款吃喝、过节送礼收礼、乱发奖金等一些不良风气得以明显好转。以至于一些人感叹,公务员不好当,官不聊生,甚至有人断言“将引发公务员辞职潮”。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这些声音不乏撒娇的意味。吃吃喝喝作为一种行政顽疾,具有很强大的惯性和“抗药性”,再严厉的禁令都不足以使其根本性地杜绝。以此次通报的两起违纪事件为例,所涉及的公款吃喝、高消费等问题,均是中央严令禁止的行为,可谓典型的顶风作案。但是如果不发生致人死亡的意外,是否还能被曝光?

  这说明,一方面,一些政府官员未能认识到作风问题的严重性,或者心存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对于官员的监管还存在制度空白和死角,从严治吏的深度和广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于官员违法违纪行为,要从“抓典型”转为“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必须认识到,管住“舌尖上的腐败”,对于公务员群体而言,也是一种制度性的保护。事实上,对于公款吃喝行为,很多基层公务员也是感到非常的苦恼和反感。譬如通报中死亡的两名公务员,明明身体有病,还得参与宴请,是不是也有“奉命而喝”的无奈和悲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绝“舌尖上的腐败”,不仅仅是管住酒桌,更要管住权力,管住一些官场潜规则。譬如在用人和考核体制上更加科学和民主,公务员不再唯上,下级对上级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说“不”,甚至能够监督上级。再譬如,打破“不吃吃喝喝就谈不成事”的官场酒文化,使得行政行为更加公开透明。我们不需要“酒精烈士”,只需要清正廉洁的公务员。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