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是什么让年味日渐消淡:城变人变年味岂能不变

2014年01月29日 14:4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不知从何时起,每近春节,城内有了“晒年俗”的习惯:政府、媒体、民俗专家等纷纷出动,寻找包油角、炸蛋散、蒸年糕……那份浓浓的年味。

  然而,年复一年,越是刻意越找不到感觉,谁都不能否认,传统年味正逐年消淡。即将到来的甲午之春,广州年俗又遭受了什么冲击?羊城年味还剩几何?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跑街巡城倾听街坊诉说那些年味的故事,并试图从中呈现羊城年味的点滴变迁。

  对话

  上班上到除夕

  没时间洗邋遢

  故事主角:吴焕玲(生于1952年的广州泮塘村村民,马蹄粉生产商世家,百年老铺信栈马蹄粉老板娘)

  羊:以前过年是不是比现在热闹很多?

  吴:那是肯定的,而且热闹得很早。过年前一两个月,泮塘就开始“旺”,家家户户都“摸马蹄”。那时候我们只有几岁,下水田是很冷,但一想到“摸”回来卖了就能买新衣服新鞋子过年,会特别开心,什么都不怕。

  羊:哦,以前还有个“预过年”阶段。

  吴:可以这样说。当年泮塘村民收马蹄后,就在自家里去皮,一家人一日可以弄一百多斤马蹄的,然后再卖给果子厂。大家还会把水塘里的莲藕、莲子、茨菰捞上来,晒干切片,或油炸或糖腌,备在家里做过年茶果。反正一开始摸马蹄、晒藕片,感觉就是要过年了。到了年廿三、廿四就谢灶君;年廿五起的两三天,大家就轮流开油锅。姨妈姑姐亲戚每晚都互相串门,你帮我,我帮你,一晚可以炸十斤油角呢。

  羊:以前的油会反复用么?

  吴:当然!不能浪费嘛。炸出来的油角不仅自己吃,还送人,也没有那么多食品标准限制。现在不一样了,像我们的马蹄粉和马蹄糕,每个月都要检测,没有这些检测结果大酒楼就不买账,这也是好的。

  羊:眼下包油角、蒸年糕已经成为维系广州年味的“典型教案”。

  吴: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炸油角了,煎炸食物不健康嘛,就少吃一点。想吃就出去买好了,现在物资丰富,哪里都能买,什么都有卖。

  羊:物资丰富了,年味反而淡了。

  吴:确实是这样,现在生活好了,但就是没有以前开心。最简单,以前工作轻松,下班准时,过年前一个月,打工仔就开始拿粮票换年货,拿布票做新衫……但现在工作压力那么大,今年,家里的后生都说要工作到年三十晚,连“年廿八,洗邋遢”都没时间,还怎么准备过大年?对他们来说,大年初一就是可以休息睡到自然醒。

  眼下物质丰富

  过年没了期盼

  故事主角:冯今宁(土生土长广州60后,改革开放后广州第一批国有企业销售人员,现为广州媒体人)

  羊:改革开放后,广州的年味有什么变化?

  冯:明显是更活了。简单举例,上世纪80年代以前,广州街头没有摆卖年货年花的,那叫投机倒把。进入1980年后,广州开始有迎春博览会,本土的百货公司,驻地厂商都集中在流花展馆(旧交易会),有卖吃的也有卖轻工、电子产品的。我们厂是生产收录机的,我当时也去摆了几年摊。刚开放的时候,大家抢购年货的场面,真的很“墟憾”。

  羊:大家都买来过年自用?

  冯:有自用也有送礼的。冬菇、腊鸭那些副食品,还有838型号计算器都很受欢迎。以前的人送礼,没有那么多目的,就算是送礼给上级、长辈,也是表达一种尊敬,真的是礼尚往来。

  羊:无鸡不成宴的广州人,不会在迎春博览会买鸡吧?

  冯:鸡是一定要买的,但不在博览会,而在三元里农贸市场。以前过年前,老爸会带着我和哥哥去农贸市场,一去就一天,像旅游一样。回来就带两只鸡,一只鸭,在家里养着等年三十晚杀,我还帮忙拔毛呢。哪有什么禽流感,事实上,感冒也会死人,只是不是其他物种传过来,大家没有那么恐慌,而且,现在生活好了,人的身体体质反而差了。

  羊:记忆中老广爱大年初一去饮早茶。

  冯:是的,年三十晚行花街到凌晨2点,第二天清晨6点排队饮早茶。北园、南国、泮溪、惠如楼、陶陶居……可热闹了,一年到头,亲戚朋友聚餐,叫满一大桌吃的,大快朵颐。现在盛吹节俭风,今年茶楼生意可能受影响。

  羊:嗯,今年也不放烟花了。

  冯:是的。每年春节放烟火,本来是大家最开心的事,不管是现场,还是在家里收看电视。其实,我很支持政府反贪腐浪费,但这应该跟与民同乐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如果要说空气污染,我不相信放一晚烟花就让广州全年空气质量下降,以前不都是那样过来的么?

  羊:年俗还是那些年俗,但年味变了,您认为是为什么?

  冯:城市变了,人也变了,以前的广州人都说粤语的,现在本土广州小孩都说普通话了。外地人的融入,对广州传统年味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像我妈是外省人,过年我们家除了吃萝卜糕、马蹄糕,还吃饺子。

  更关键的一点,我觉得是现在大家对过年已经没有了期望。以前真的从年初一开始,就盼再过年,那是对团聚、欢欣、热闹,美好生活的期盼。现在物质丰富了,思想复杂了,观念多元化了,快乐反而难了。(记者 何裕华)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