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惕网络新技术“绑架”个人权利

2014年02月27日 13:1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进入马年后,打车软件、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迅速成为热词。就在这两天,又传出“三八节”阿里集团要给手机淘宝用户“送大礼”的消息,移动支付市场出现新一波浪潮看来在所难免。

  眼下,网络产业、网络经济融入民众生活的速度和广度,简直超出人们的想象。这种情况像极了一个巨人不停飞速奔跑,把公众也拉拽着向前。当然,一路上大家看到了更多的风景,不过,问题也相伴而生,如果有人还是愿意留在原地怎么办?是否必须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

  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新技术已经延伸到办公、社交、游戏、消费、支付等方方面面。这种变化,带有一种新生的、蓬勃的乃至野性的色彩,让人目不暇接。其意义也令人振奋,除降低沟通成本之外,还在影响公众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并已开始对传统商业模式以及市场格局形成冲击。

  在此过程中,技术与公众实现了更充分的互动,也获得更加广泛的普及。就拿打车而言,伴随“嘀嘀”和“快的”的烧钱大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尝到了手机支付的甜头,或者已经无奈地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即使那些没有手机支付习惯的人,也可能因为招手打车的“低成功率”而被动改变。好处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论出身、学历、收入如何,都有参与这种数字生活的机会,但也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当大潮席卷而来,想“置身事外”好像越来越难了。因为如果参与不进来,非但享受不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甚至还可能会被剥夺、被边缘化。尽管有观点说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多少有“绑架”意味,并确实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选择自由。

  而另一个隐忧是,当互联网将触角伸向各个领域,个人隐私很难再由自己主宰。大数据平台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时刻收集着用户的各种个人信息,甚至以此谋利。比如电子商务网站从用户以往浏览、购买行为中挖掘潜在需求,比如打车软件获取乘客的来去行踪。前段时间,国内一款打车软件就发布《情人节打车报告》,统计出2月14日19点以后“叫车去酒店人数比例”的城市排行。这则新闻一出,许多人讶异不已。但这只是大数据在小试牛刀。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人提出担心,未来,我们的生活会被数据所“统治”,个体的消费习惯、社交网络乃至日常活动轨迹,都可能被收集和统计,最终成为“透明人”。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或不良利用,不但伤及个人,对现有的道德伦理也将是冲击。在这方面,“开房数据”被泄露一事,就是一个例子。

  显然,将来数据、信息会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人们希望的是,当自己千方百计跨越“数字鸿沟”以后,别又一下子掉进“数字陷阱”。技术进步不但带来效率和便利,也要保障人的权利,尤其是选择权和隐私权。在这方面,需要新技术保留一定的谦抑和自制。当然,也要正视商业企业及其技术的有限性,必要时其他的手段也要主动补位。当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此过程中,行业自律、修法立法、政府技术保护等工作也该跟上,以防范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危机。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