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火灾善后,谁“缺席”了?

2014年02月27日 15:13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何姗姗 制图

  2月26日晚上11点,阮仁梅料理完最后一个老人,看着她睡下,才从桃花社区瑶池老年公寓走出来。这已经是第四个晚上了。从23日发生火灾到今天,她每天早上8点赶到医院,为公寓里70多名老人吊水、换药、观察病情。这几天里,她忙到每天只有晚上回家才能坐下吃一口饭……(详见本报今日10版)

  本报今天对瑶池老年公寓的后续报道,主要是关于护士阮仁梅及其伙伴们的辛苦付出,甚为感人。但我们在向所有为老人们操劳的好心人致敬的时候,总感觉还有一个“重要缺席”,那就是应该对此次火灾后期处置工作负责的部门。本报近期的新闻基本没有提及他们,而他们正应该在此时表现出诚恳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工作能力。否则,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仅仅针对少数英雄的个人,那就太片面了,因为民众对此的感动会淡化真正深刻的责任所在,“感人新闻”就会变成一种遮蔽工具。这绝非本报记者和编辑的工作追求。

  我们今天必须追问:除了那些勇敢的救灾人员,还有谁应该态度坚定、面目清晰地站出来?他们除了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还应该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工作进展情况,让民众放心,并获取民众的信任。但面对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们对火灾和老人情况,更多的是回避和遮掩。这是很不负责的,而根源在于“怕”。

  他们怕负责。可能是因为对责任的追溯,会贯穿火灾前、火灾中和火灾后,而这一路会被发现多少“漏洞”?连他们自己也未必清楚。怕,正源于它们对自己工作并无充分了解,它们因此对自己没有信心。其实这是一个通病,过去的国内新闻中,有关遮掩事件真相的情况很常见,无不是那些“当事单位”缺乏自信所致。而没有这份工作自信,他们也就永远不会取得民众的信任。

  一个单位对自己过去的工作没有充分了解,对当前责任采取回避、遮掩手法,那么我们推想其对群众的态度会是怎样的呢?也许可以痛快地断言:他们对群众——没有态度!逻辑顺序大致如下——

  1.他们对自己过去的工作没有完整记忆(原因可能在于其根本没有做完整);

  2.他们因此自信心不足;

  3.事发后,他们因此不愿意过多地解释、说明,而所有应对措施,与其说是为了群众,不如说是为了消减他们自己心里的“怕”;

  4.所以“责任”一词,在事件发生的前、中、后,都是若隐若现的,正像他们自己模糊的面孔。

  护士阮仁梅及其伙伴们,承担的只是她们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本报在赞赏她们的时候,心里也很清楚:我们不能过于鼓励甚至夸耀个人去为社会付出,这是不公正的。因为个人是弱小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此,我们必须直接追问相关单位的责任——从他们的“态度”开始。(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