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透视厦门的文明创建行动:守住文明的底线

2014年04月03日 09:0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厦门的清新和美丽,让不少人流连忘返。而它的内在美,更加丰富了这座城的内涵。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人们把落脚点放在了自身的素质上,守住了文明底线,逐渐养成不以善小而不为、爱心不分大小的好习惯。日前,记者走访了厦门的大街小巷,感受这股文明之风。

  一个平凡的善举

  公交车上,一群小学生争抢着让座。说起这股让座风,一位乘客啼笑皆非地说,“我只不过是胖了点儿,就被误以为是孕妇。”

  走进饭店,服务员的推销少了,顾客脸上多了笑容。在厦门各大宾馆、饭店、酒店,以及各类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团体的食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文明标语——“文明餐桌,节俭惜福”,“剩菜打包”日益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出行在外,一个微笑、一个礼让,都能让这座城温暖起来。把破损的绿化补植,出钱维修楼道的防盗门、楼道灯,主动为建设施工提供水电,因自家窗户影响楼梯施工而主动拆除,这些事虽小,但是比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厦门市民更乐意为之。

  厦门农村也已经行动起来了。鸡鸭被圈养起来,随手扔河里的垃圾被清理,老人们自发扫马路。在耳濡目染中,村民的良好卫生习惯渐渐养成了。

  一粒文明的种子

  不久前,一条正能量帖子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赞扬这种热心肠。事情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厦门市思明区石亭路地下通道摔倒了,七八个热心人守护老人,一位大姐帮忙用卫生纸压着老人的出血伤口,五六名中学生忙着联系120,市民崔先生帮助医护人员扶着老人头部。

  网友自发评论:“谁说世态炎凉,人间还是有真情的。”

  “市民的善举让我们很感动!”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黄鹤麟说,这件平凡小事,正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诚信和友善。别人遇到困难时,搭一把手,助一把力,不经意间就撒下了道德文明的种子,就是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了应对突发事件流露出的爱心,细水长流的善举,同样让人为之动容。退休老板孙吉龙,他有上千名“孩子”,孩子们管他叫孙叔叔、孙伯伯、孙爷爷,却未曾见过他。

  此外,厦门还有个“爱心圆愿”行动,帮助贫困户完成新年的愿望。愿望一公布,电冰箱、电视机、电磁炉、电热水器、助学金、新衣服等一批批爱心物资就送到困难户的家中,让他们的生活因为绵绵不绝的爱而充满温暖和生机。

  一种美好的“负担”

  “因为美,人都会留恋,因为留恋美,我留在了厦门。可是,当一种美,走进了一个人的心里;留住美好,就成了一件难事,因为每一个小瑕疵,都会成为内心美好的负担。”厦门市民陈心怡在网上的这篇《美丽厦门 人人有责》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因为有一种美好的负担,厦门人越发有一种责任意识,让厦门变得更美。

  陈心怡还呼吁,当我们在厦门希望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时,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我们还要对各项增加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持高度的关注。厦门人就是这样在传递责任的。

  有人说,撑起城市文明新高度的是志愿服务。厦门每10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是志愿者,他们不分时间、地点,甘当城市的“美容师”。洪丽霞放弃春节假期,一口气报名7天的活动;准备回老家打拼的叶正江,很舍不得厦门,他说:“我想在回家前再做一次公益,为美丽厦门做点什么。”

  厦门人为他们动容,外地人感同身受。来自广东的蒲先生一家三口逛中山路时,看到了义工服务点,马上带着孩子报名参加义工活动。蒲先生一家去过很多地方,这段旅游经历最让他们难忘:“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会帮助别人。这座城市有这么美的风土人情,作为游客应该珍惜和爱护。”(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菁)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