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子患帕金森病 坚持10多年资助藏族孩子读书

2014年04月11日 08:5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张玉霞和藏族儿子阿达合影。

  今年的4月11日是第1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55岁的张玉霞在南京一家医院做护士,7年前患上了帕金森病,全身僵硬如“木头人”。当南京脑科医院得知她坚持十几年资助一名藏族孩子上学时,决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对她手术治疗进行捐助。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表示,中晚期以后,许多帕金森病患者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药物疗效减退、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通过药物调整也无法解决,此时,适当的外科手术将是一种好的选择。

  十多年资助藏族孩子读书

  张玉霞是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护士,丈夫是机关公务人员。张玉霞一家和阿达结缘,是在2002年,在小西湖小学上三年级的儿子,参加了“南京——西藏手拉手”的活动。因为阿达的年龄和自己儿子小刘年龄相仿,于是就结成了“对子”。阿达来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县,是一名孤儿,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自强不息,学习成绩也很好。知道这些之后,张玉霞一家对这个藏族的孩子刮目相看。等活动结束后,他们还保持书信联系,从那时候起,张玉霞一家就对阿达给予了资助。

  等阿达来到南通民族学校念初中后,他们之间的来往更加密切了。张玉霞全家到南通去看望阿达,定期给他汇款,好几个寒暑假,阿达都是在张玉霞家度过的。在心里,张玉霞已经把阿达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给儿子买衣服的时候,都会帮阿达也买一件。“亲戚朋友同事都知道,我们又多了个藏族的儿子。”张玉霞说,阿达的勤奋,对儿子小刘也有正面的影响。“有一次,儿子喊他去打球,阿达却坚持一定要把英语单词背完再去,这对儿子触动很大。”张玉霞告诉记者,阿达对她也很照顾,“知道我身体不好,有一次回家后,他自己上山挖了十棵冬虫夏草,带回来说给我补身体。”说到这里,张玉霞眼睛湿润了,那是冬天,冰天雪地的,哪来的什么冬虫夏草?“他一定是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的!”

  通过努力,阿达考入了中山大学,而张玉霞的儿子小刘也被国外一所名校录取,看着两个儿子都那么有出息,是做妈妈最大的幸福。阿达去广州读书后,张玉霞一家还是坚持为他汇去生活费,每年都要汇三四千元。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快12年了,汇款单也攒了一大叠。尽管自己身体不好,儿子在国外念书也需要一大笔费用,但是他们始终坚持为阿达提供帮助。

  拧不动瓶盖,确诊为帕金森病

  七年前,当时才48岁的张玉霞,感觉自己的左手有些不对劲。在药房做护士的她,拧不了药瓶盖子了。她所在医院的医生建议她去拍个头颅CT,但是脑部并未发现肿瘤。后来,她的手越来越不灵活,专家怀疑是颈椎的问题,做了好多治疗,收效都不明显。绕了一大圈弯路,才最后被神经内科的专家确诊为帕金森症。

  在诊断后的几年,病程进展还是比较缓慢的,药物控制的效果也算不错。但和药物的“蜜月期”一过,张玉霞明显感觉到病情的加重,“主要表现就是全身的僵硬。”张玉霞说,早上起来时,感觉脚被胶水粘在地上一样,动不了,行动也越来越缓慢,像个木头人。每天,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慢慢地做早饭、洗衣服、收拾房间。

  由于长期服药,出现了“异动”等药物的副作用,在服药三四个小时之后,身体就会控制不住的动,“很多人盯着我看,但是我实在是控制不了。”张玉霞说,特别是这一两年,药量也大增,每天各种药物要吃上十几颗,但是药物起作用的时间却越来越短,病情越来越严重。“每天都感到很累,很疲劳,几个月消瘦了十斤。”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最适合手术治疗

  南京脑科医院章文斌主任医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恶化,出现面部缺乏表情、动作缓慢、手部不停颤抖等症状。

  帕金森患者初期可以用药物来控制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耐药”不可避免,药物起效时间会越来越短。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症状时,可以考虑接受手术治疗,植入脑起搏器治疗。脑起搏器与心脏起搏器类似,将两根电极置于患者大脑深部控制相应症状的神经核团,通过延长线与锁骨下神经刺激器相连,通过不断发放弱电脉冲,抑制异常的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患者的颤抖、僵硬、运动迟缓或不能运动、平衡障碍等症状,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

  然而,由于是自费项目,对于大多数中晚期帕金森症的患者来说,高昂的费用,却成为了手术最大的障碍。当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得知张玉霞长期资助一名藏族孩子,被他们一家的爱心行为深深感动,他们觉得要完成“爱心接力”。章文斌主任为她捐赠了价值7万元的电极,并在手术费用上给予了部分减免。(通讯员 徐晓蓉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