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当务之急是应解决医疗供给不足

2014年04月11日 12:5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9日,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三部门公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此举能否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有效供给,很多人充满期待。

  几年来,政府在新医改方面动作不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难啃的硬骨头依然存在。且不说“看病贵”未有明显缓解,单是“看病难”困境就依然亟待破解。大城市的大医院往往人满为患,看病、挂号、候诊的漫长流程让人望而生畏,甚至不少人抱怨,如果不找熟人、不托关系,看上病住上院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同样备受困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身心压力很难得到纾解。显然,进一步理顺整个医疗体系,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便捷、舒心的就医服务,我们还得下一番大力气。

  看病之所以这么难,根本在于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而资源分布又严重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医院,二三线城市的技术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民营医院的整体生存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而即便在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也往往集中于若干家三甲医院,普通公立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发展同样长期滞后。当前,国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补齐医疗服务供给缺口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有必要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医改步子要大,方向更要准。进一步为民营医院松绑,通过政策杠杆来鼓励社会资本、社会资源投入到医疗卫生领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鼓励社会办医,目的是要适应和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需求。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也有过一些鼓励举措,但广度不够、力度不足,配套政策又不够明朗,结果不少社会资本要么流向了五花八门的专科医院,医疗水平良莠不齐,要么流向了一些超豪华的贵族医院,价格门槛很高,一般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显然,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两极化的格局,让宝贵的社会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将符合资质的非公立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医师多点执业,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服务水平,等等,无疑都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均衡、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的有效措施。

  这几年推行的新医改,国人寄予厚望。破解一些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问题,愈发等不得、慢不得。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新医改涉及医疗、医药、医保等方方面面,鼓励社会办医只是其中的一步。我们希望把这一步走好走扎实,同样也希望新医改整体推进也能走得更好,尽快取得显著进展。(田闻之)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