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弹簧作风”也要来次大扫除

2014年04月24日 13:06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南京百日大扫除行动近日亮出首份成绩单,各区环境整治评分排名也随之揭晓,建邺、浦口两区分列城区和郊区组末位。排名垫底并非无缘无故,记者走访其中一城区部分地段时就发现,10天前被城管督察组点名,并下发整改菜单的脏乱差破现象,至今无一处改观,面貌一切照旧。(4月23日金陵晚报)

  卫生环境差、占道停车严重;饭店污水进河道、沿街水果车扎堆;垃圾未及时清运、住户直喊吃不消……媒体报道中的环境“脏乱差破”现象,有些久治不愈,但也有不少问题并非“疑难杂症”,多派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值守,或每天对问题区域多几趟巡逻清理,情况都不至于如此。问题的关键,还是因为相关管理部门、责任单位缺少一份主动作为的意识。在一些人看来,没有上级发话、领导重视,问题就算不上问题;还有的,把自身管理职责的缺位一概归咎于“缺人、缺钱”,不给经费不干事……看看此次“大扫除”成绩单中排名靠后者,或多或少有类似毛病。

  “大扫除”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层层发动,部署落实,对“脏乱差破”现象迅速启动整改。我市采取了媒体轮番曝光、纪检严格问责等倒逼措施,一批环境“脏乱差破”责任人被通报批评或接受相关处分,这体现出考核的动真碰硬,纪律的刚性要求。压力之下,整治成效初显。但也有必要思考,如果离开了上级的压力倒逼、媒体的曝光监督,“脏乱差破”问题还能不能被及时发现?对管理部门工作不力、不作为现象能不能有常态化的监督问责?这也应该是此次环境整治中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

  “脏乱差破”等城市环境污垢,暴露出的实质是城市管理自身的污垢,也是一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上的痼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当回事,对自身承担的工作大而化之,对上级交办的任务应付交差,只要媒体不曝光、领导不批示就相安无事——这种“不给压力就没反应”的“弹簧作风”长期积累,时间长了要么是“压力一减立马反弹”,要么导致了“金属疲劳”:压力再大也不为所动,一些“脏乱差破”地段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后10天里仍然照旧,原因就在于此。

  应该看到,无论是环境整治、城市管理还是各项工作,曝光监督、考核监督之类的外力固然必要,但最根本、最可持续的动力,还要靠相关部门、各级干部有勇于担当之责、攻坚克难之勇、善做善成之智,改变“不抽鞭子不动”的惯性、惰性,把职责范围内的事、百姓急需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形成一套压力生成的传导机制。当下,公众把“大扫除”形象地称为城市容貌的“洗脸”,这个比喻在贴切之余也有几分盼望的含义:“脸”是自己的,天天“洗脸”是对自己负责,本该是一项无须监督的日常功课。期待着通过此次大扫除,自找问题、自加压力、自觉自律能成为更多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对待工作的常态,如此,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良好的城市环境品质才能长期保持。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