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阳光预算”厘清财政“糊涂账”

2014年04月24日 14: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只有尽快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与透明机制,才能让广大纳税人痛痛快快地交税,政府明明白白地花钱

  正在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被称为“经济宪法”的预算法修订,不仅关系着对政府、财政的使用和监督,也关系着作为纳税人的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这其中,强化政府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加强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

  自2005年启动预算法修订以来,至今已历经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之所以屡屡搁置、延期,关键是在如何加强政府预算管理方面,面临着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即如何规范和明确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范围,这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和困难。这也就意味着,假如连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家底”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么监督和管理就会形同虚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信息的不公开和不透明恰恰是现行政府预算管理的最大“软肋”。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政府预算口径的统计范围上,存在着不少的遗漏。在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曾提出了“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的原则,也即应该坚持“全口径预算”的原则。但实际上,政府的收入来源众多,包括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国有资本收益、其他政府收入等等,其中有些至今未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当中。

  另一方面,政府的预算收入和支出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则更为严重。比如政府的许多收费和罚没性收入很不规范,不但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政府税收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非税收入增速却大大超过了税收收入的增速,也明显高于GDP的增速,这一现象值得担忧。

  在支出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少的“糊涂账”。有些政府支出或者被用于大兴土木兴建豪华楼堂馆所,或者用于违规的“三公”费用。政府预算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也是形成久治不愈的政府“小金库”的根源之一。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显示,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中的“小金库”至少有6万多个,金额超过300亿元。

  由此可见,尽快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与透明机制,应该是此次政府预算法修订的核心内容之一。希望预算法的修订工作尽快完成,以结束我国长时间存在的预算“软约束”现象。只有如此,才能让广大纳税人痛痛快快地交税,政府明明白白地花钱。

  ( 李长安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后)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