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车辆“限外令”几多懒政拷问

2014年04月24日 16:41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城市道路是我开,外地车辆休进来……这不是小说中的演绎场景,而是我们身边不断迫近的尴尬现实。继北京、天津、杭州等地相继出台外地车辆限行令后,河北省石家庄市也宣布加入“限外”大军:自5月1日起,工作日高峰时段禁止外地车辆驶入二环路以内道路。在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当下,这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例。

  诚然,在某些城市管理者的眼中,对外地车辆“说不”有着太多的理由:缓堵保畅、治理雾霾、方便本地市民出行、堵塞限购令造成的漏洞……但是,言之凿凿的背后,“行政化”的思维和“简单化”的措施却备受各方质疑,政策制定中狭隘的地方意识和疏于服务的“不作为”亦发人深省。

  顺畅便捷的交通如同经济社会的血脉,打破地区、行业、行政区划间的种种壁垒,正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一面高喊着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一面又简单地用一纸行政命令人为设置壁垒,画地为牢,变“公路”为“私域”。当城市路网遭遇一个个“栓塞”和“独立王国”,何谈和谐的社会与开放的市场?

  治理城市拥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提升基础设施、优化公交线路、信息建设、城市规划、功能分区等诸多课题。比简单的“限行”和“限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公共交通出行能力、优化管理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实实在在的出行刚需。但各地限行令的背后,缺失的恰恰是这些公众最为期盼的内容。

  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一纸禁令将外埠车辆拒之门外,无异于扬汤止沸、拆东补西,作祟的只是懒政思维和狭隘意识,忽略的是本城市外大多数人平等享有道路通行的权利。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区域协同发展,如今每个城市都有许多“生活在此地、工作在彼岸”、演绎着“双城生活”的市民,在相关配套措施尚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一限了之”只会让他们的通勤之路更加艰辛。

  任由“一限了之”模式继续发酵,将会令更多城市争相效尤。倘若画地为牢、车辆都成了城市内的“区间车”,人们的远程出行难度将加大、成本大幅攀升,最终受损的仍将是公众的利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发达国家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收取高额入城税者有之,提高城市核心区停车费用者有之,但大多使用经济杠杆,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当务之急是多一些全局视野、少一些地方观念,多一点市场思维和服务意识,少一点行政命令和“想当然”式的决策。如果亦步亦趋,期待以一纸“限外令”万事大吉,只会将自己置于“懒政”质疑的风口浪尖。(陈晨)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