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京报:“门当户对”无违婚恋自由

2014年05月21日 08:5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在推崇婚恋自由的今天,你还认同“门当户对”吗?有媒体针对794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0%的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的择偶观,67.7%的人认为门当户对有利于以后的婚姻。

  很多人向往灰姑娘遇见王子式的浪漫情节,但现实中,上演的更多的是公主与王子、平民与平民一起步入婚姻殿堂。你可以说它挺世俗,但它成为流行的婚恋观趋向,也未尝不是种现实理性:“门当户对”确实有利于婚姻结构的稳定。

  应看到,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境遇和精神层次千差万别。而这种不均衡,本身就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对抗。从身边看,两个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都迥异的人,或许在恋爱期因彼此不同有新鲜感,但长期的婚姻生活中,磨合不好,极易演变成不理解、难沟通。

  在《门第》等电视剧里,都曾讲到这样的场景:A(家境很好)和B(家庭条件不如A)一对情侣一起逛街。但B发现,A的消费选择都是其之前看都不敢看的品牌和价位;途中遇见A的朋友,A和朋友聊天,可聊天内容B压根不懂,只能一旁浑身不自在。它暴露的问题无非是消费观、认知结构、人际圈,但就是这样的隔阂,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极易起摩擦。

  婚姻不能用条框去限定,有人会这么说,但这很多时候只是理想主义者的追求。其实平等强调的,并不只是有选择和不“门当户对”者在一起的权利,更多的是在整个婚姻过程中的平等,例如不让对方产生落差和自卑感,不在家庭成员中产生过多权利偏倚。落差和自卑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的失调,一方权利的过多拥有也是家庭地位不平等的表现。

  所以在我看来,“门当户对”的婚姻弱化了悬殊境遇下产生的摩擦风险,也是种更稳定的婚姻结构。只要不把它当作一种绝对的标准,就无违婚恋自由。孙熠(宁波大学学生)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