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垃圾分类试点两年难见成效 分类后处理不配套

2014年05月27日 15:5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省城随处可见分类垃圾桶,其中历下区垃圾分类已试点实施两年了。那么,市民在丢弃垃圾时都做到了吗?昨天,记者对省城历下区多个地段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走访,一个个垃圾桶翻过来,发现除了高校附近的垃圾桶分类较好外,其他所谓的分类垃圾桶实则形同虚设。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垃圾分类方面不光源头不尽如人意,就是后期运输处理上目前还是混合在一起,让垃圾分类失去意义。

  单个垃圾分类不清扔哪里遵循就近原则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解放东路与浆水泉路交叉口附近的垃圾箱进行观察。由于垃圾桶处在红绿灯和道路交叉口附近,所以人流量较大,记者观察到,由于天气较热,许多路人手里都拿着各种饮品,喝光后顺手就扔进垃圾桶,而大多数路人选择垃圾桶的原则是就近,而不是水瓶子是否可回收。

  下午2点半左右,一位大学生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顺手扔进标着“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内。记者对其进行了善意的提醒,该学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刚才没看清楚。”她说着想把垃圾拿出来重新放,最终还是放弃了。“这里面太脏了,我下次一定注意。”说完便迅速离开。最终,还是记者把“错位”的矿泉水瓶挪到了“可回收垃圾”的桶内。

  袋装垃圾可谓五花八门想扔哪个垃圾桶就扔哪个

  许多居民喜欢上班出门顺手捎走垃圾,于是记者在上班高峰期来到小区附近进行了观察。记者发现,大多数垃圾桶都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类。许多市民手拎着用塑料袋打包好的垃圾出门,大概是觉得垃圾桶很脏,大多数市民扔垃圾的方式是“投篮式”,扔进哪个垃圾桶就是哪个,甚至扔到地上也置之不理。

  记者捡起一袋垃圾,拆开来一看,发现里面有粽叶、桂圆壳、苹果皮等,但还混杂着白色的塑料袋,以及各色包装袋。

  记者采访时恰好碰到一位保洁大姐在分拣垃圾,她告诉记者看到有居民扔错垃圾桶,也会上前劝阻。“但只能以劝为主,大都能配合。但也有不听劝的,只能我们自己再来分。但是一天从早忙到晚,我们精力也有限,最后只能大体分分算了。”

  垃圾分类后处理还不配套

  据悉,前年2月起,历下区作为山东省首个四色垃圾分类试点区,投入500万元在全区36个点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按照划分餐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4类标准,每组垃圾箱设蓝、绿、黑、红4种颜色。前年10月,历下区又投资2.7亿元的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正式建成启用,以这个花园式流转中心为依托,又引入了40部四色垃圾收集车,以实行桶、车无缝隙对接。

  转眼两年过去了,所谓分类垃圾桶实则形同虚设,大家丢弃垃圾还是很随意。“垃圾分类回收也有一些成效,所以希望市民从源头上继续增强分类意识。不过,现在省城确实还不具备彻底的垃圾分类条件,今后会加大投入。”济南市城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省城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大部分垃圾后期处理依旧“大锅烩”,这也是导致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记者 孙 实习生 邹静)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