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行走在大山里的邮递员:18年为农民带去“外面的世界”

2014年05月30日 16: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5月30日电 (何树安)无论严寒酷暑,在甘肃庆阳市镇原县方山乡,总会看到一位穿着绿色制服、皮肤黝黑、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穿梭在乡村道路上,他就是被当地民众称为“雷锋乡村邮递员”的方山乡邮递员赵清龙。

  今年46岁的赵清龙是庆阳市镇原县方山乡一名普通的乡邮员,负责全乡10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2900余户农户的投递工作。赵清龙面临着岗高坡陡、崎岖难行,投递线路长、投递面积广、投递货物重的工作任务,他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了18年,在赵清龙的眼里,他投递不只是信件,最重要的是给山里的农民带去了信息。

  赵清龙说:“我们这里山大沟深,一般刚开始这几年主要是靠信件和外界沟通,当时电话也比较少,主要是靠信件,我觉得一份信件对山里的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为了心中的这份理念,赵清龙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每天五点钟准时起床,用摩托车载上提前分好的50多公斤邮寄品,开始一天紧张而忙碌的投递工作。白天送完邮件,晚上整理第二天的邮件和包裹,还有其他业务,每天都是到深夜才能入睡,他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但他从没有过任何的抱怨,只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

  赵清龙说,“我觉得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刚开始觉得这份工作好像挣不了多少钱,以后越来越觉得老百姓也离不开我,我也觉得离不开山里这些老百姓。”

  赵清龙的妻子陈琴告诉记者,丈夫坚持每天给山里的乡亲送信件、包裹,即使天阴下雨路面湿滑的情况下,他也从未中断过,所以受伤对他来说是经常性的问题。

  陈琴还告诉记者,“他有一次送报纸走到河里,他刚走到河中间的时候,看见洪水冲下来了,他心情也紧张,快到河边的时候,他都跌倒了,赶快使了一把劲,把车子拉到河边,他才过来了。回来给我说,我听到心里非常难受。”

  方山乡方庄村民赵生科是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家里只有妻子陪她,而他常年需要大量的药品维持身体,由于家里离乡镇比较远,而且行走不便,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赵清龙便自主承担了给他义务送药的责任。无论遇上什么天气,只要赵生科的药品用完,给他一个电话,赵清龙都会第一时间给他送上门。

  赵生科说,他残疾已经18年了,在这18年里赵清龙时时处处来看望他,“家里有什么困难,他都给我帮助,给我送东西,送慰问品。半夜我一打电话,他还给我交了无数次电话费,都是他自己垫上,有时候我给钱他也不要。”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赵清龙的随身挎包里,经常放着几十本存折、身份证和户口本。他的双手上也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他告诉记者,这都是大家托他办的事情,买种子、落户口、办身份证、甚至很多人连存款也让他代理,周围的乡亲们也都对他是说不尽的感激和佩服,都称他为“雷锋”。

  庆阳市镇原县方山乡方山村村民许朝阳这样评价赵清龙道,“他对我帮助很大,自从我的老婆有病,有东西一直给我往上送,有时候连菜都送上来了。有时候没有话费了,拨个电话他就给我交了,有时候连钱都不要。”

  送邮包成了赵清龙全部的生活,18年来,他平均每天往返45公里,投递邮件55公斤,累计行程28万公里,足足可以环绕地球6圈多,投递邮件、报刊450余万件。18年来,他没有延误一个星期,没丢失一份邮件,他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邮递员的美好形象。

  庆阳市镇原县邮政局副局长刘立中说,赵清龙扎根大山深处,18年如一日,扎实工作,任劳任怨,把党的声音和群众的需求及时地送进了大山深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献出了一片片爱心,令人敬佩。

  一个人,一辆车,18年的跋涉、18年的坚守,赵清龙付出的不仅是汗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用青春年华坚守忠诚,他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乡村邮递员、一名基层普通党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风尚。(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