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银行不正当揽储竞争行为可休矣

2014年06月12日 13:24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商业银行不正当存款腾挪之术,对金融经济危害不浅。 其一,孳生了职业“金融掮客”;其二,加剧了存款弄虚作假行为,误导货币政策传导;其三,容易引发银行经营风险,且也极易滋生腐败;其四,不正当存款竞争行为,使银行成了受害者,也成了施害者,抬高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削弱实体经济发展

  眼下,不少商业银行以防去年6月份“资金紧张重演”之名,干起了不正当争夺存款的把戏。其手段是借助外地“资金掮客们”在各地大拉存款;且不惜成本,为“掮客们”提供游山玩水费用;对一些存款大户们也是热情有加、专车接送,吃喝拉撒全包,还附送土特产。(6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

  其实,商业银行争夺存款“硝烟战火”,一直秘而不宣,这有其客观原因。银行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靠增加信贷投放、中间投资理财等方式来扩大资产规模,才能达到抢占市场先机、提高经营利润、增加竞争实力之目的。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存款增长幅度;可以说,没有存款大幅增长,一切都是空谈;尤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即将到来之际,存款更是银行生命之源、立行之本。但存款增长应靠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附加值等途径来实现,不是靠多给储户好处费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更不是靠给资金“掮客们”高额回报、搞存款“腾挪移”等歪门邪道和违规手段来达到。

  也就是说,银行实现存款增长计划,增加存款市场占有份额,既要保持竞争理性,又要遵循存款自然增长规律,更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因为存款增长总是与一定时期经济总量紧密相关,社会资金变成存款总量是有限的,并不因为银行无限追求,存款“蛋糕”就自然长大。如果缺乏理性,违背市场规律,只能加剧社会资金不合理、不正常流动。

  从当前现实看,商业银行施展这种不正当存款腾挪之术,对金融经济危害不浅。 其一,孳生了职业“金融掮客”,且使一些神通广大的“掮客们”成了银行红人,不少所谓“存款能人”被银行“特招”为员工,参与银行存款资金腾挪,大打政策擦边球,易引发非法集资、诈骗等经济案件,有的甚至给银行留下了烂摊子。其二,加剧了存款弄虚作假行为,造成国家金融宏观统计数据失真,误导货币政策传导。因为商业银行冲存款时点,存款“坐滑梯”、“荡秋千”游戏屡禁不绝,产生了存款“洗澡户”和“一夜情”存款,造成了存款“鼓肚子———瘪下去———再鼓起来”的恶性循环。且存款骤增骤降的做假行为,即使银行“三铁”徒有虚名,也使国家决策信息失灵。其三,容易引发银行经营风险,一些掌握银行资金支配大权的要害部分人员成了利益寻租和犯罪高发部位;且也极易滋生腐败,一些掌握资金大权的部门(企业)高管人员成了资金“掮客们”进攻的重点,这些人员容易被拖下水,导致社会腐败泛滥。其四,不正当存款竞争行为,使银行成了受害者,也成了施害者。因为,靠高额回报和变相增加支出增长的存款,更会加剧存款竞争混乱,使整个存款市场乱象丛生;这既抬高了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导致银行经营利润下降;同时,也会诱发银行为转嫁成本,不断抬高贷款利率,且造成服务乱收费行为难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加剧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削弱了实体经济发展,使整个金融经济生态呈恶化趋势。

  可见,商业银行以防“钱紧”为幌子,实质演变成了不正当存款竞争行为,已成健康经营大敌,对银行业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患。各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做到令行禁止;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转变经营理念,打破“存款论英雄”经营理念,建立科学业绩考核机制,从根本上遏制乱拉存款的冲动,使存款竞争回复理性和自然,为利率全面市场化奠定稳健基础。(莫开伟)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