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父亲节互联网上抒情:关爱父亲别停留在网上

2014年06月16日 09:1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父亲节,这个日子本应是孩子们对父亲感恩的日子,却显得不够热闹。同样作为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父亲节的“知名度”比起圣诞节、情人节,特别是前不久的母亲节来说,逊色不少。(6月15日《西安晚报》)

  6月15日是父亲节。从凌晨开始,微信上、微博里,父亲的话题就开始被朋友们“刷屏”:关爱父亲的段子,回忆父亲的故事,怀念父爱的伟大。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媒体调查显示,父亲节市场遇冷,热度不及母亲节一半。

  在笔者看来,父亲节市场的冷淡,与我国的文化有关,与“父亲做得好不好”关系不大。因为“深沉内敛的父爱”,一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父亲对我们的爱,还是我们对父亲的反哺之情,都是有点“内敛”的,都不喜欢张扬。在这样的文化里,父亲节市场遇冷,的确不值得大做文章。

  不过,对市场不值得大书特书,并不意味着对父亲的关爱可以冷落。毕竟,按着西方设置父亲节的初衷,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关爱与感恩父亲,才应是这个节日的主题,送一份礼物、道一声祝福、说一声感谢,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这些方式,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情真意切,并能言行一致,对父亲来说,都是很好的节日礼物。

  但正如常言所说,常回家看看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于父亲节而言,亦是如此。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老人,其中一半过着空巢生活。这些空巢老人中,肯定有很多人的父亲。如今,我们习惯性表达关爱的方式,多是在互联网上抒情。父亲节到了,就在微博、微信、QQ空间里,说些关心父亲的话,晒些父亲的照片,似乎就是一种关爱,也似乎在告诉亲朋好友——我还是一个孝敬的人,记得父亲节。但很显然,这样的关爱是远远不够的。在互联网上抒情的人,有多少人回家了呢?

  在父亲节的这一天,以及不是父亲节的另外364天,我们都应关爱父亲。而这种关爱,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互联网上抒情的层面,必须从线上走到线下,从互联网走进现实,而“常回家看看”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简言之,关爱父亲不需要作秀,而需要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行动。(杨燕明)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