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旅委主任:尽可能保留杭州原汁原味运河生活

2014年06月30日 13: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图为申遗后的运河,既是风景,也是生产运输线。 李晨韵 摄

  中新网杭州6月30日电 (记者 江耘 实习生 罗夏兰)从2006年到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申遗之路走过漫长的8年,终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申遗成功。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阿勒萨尼公主敲下木槌,中国大运河成功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

  伴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杭州,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京杭大运河将成为杭州进入国际视野的新形象。

  杭州成坐拥西湖、大运河的“双遗城市”

  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年后,大运河成为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至此,杭州已经成为坐拥西湖、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双遗”城市。

  一直以来,西湖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不少游客将“西湖”等同于“杭州”。而与西湖的精致的美不同,京杭大运河带来的,是一种连绵几千年的中国文化。

  李虹将西湖和京杭大运河作了一个对比:西湖的美是一种意境,像中国画一样;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纯文化遗产,漂亮不是它的竞争力,它的魅力在于中国文化的几千年的韵味,蕴含着中国人一直以来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遗产,我们会以两个遗产所构建的吸引力以及吸引力对象做个区分,并细分市场和受众,从而做不同的推广。”对双遗城市的旅游开发,李虹显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

 

  京杭大运河将成为杭州的国际新形象

  在杭州的历史上,除了元朝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过杭州外,杭州与外域的联系并不多,这直接导致了外域对杭州文化的解读不够。

  “杭州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缺旅游资源,但是缺一个鲜明的国际形象。”李虹坦言,早先申遗的西湖,在向国际友人解读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时,受到不少阻碍。

  “西湖是‘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象征,讲究中国传统的意境美。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宗教)和审美视角不同,杭州在向欧美人传递西湖的文化精神的时候,遇到过不少问题。”李虹说。

  与西湖不同,京杭大运河很直观,是人类的伟大工程,承载着过去和现在两亿多中国人的运输、灌溉和水利,流淌了近两千多年,这都是很直观的。李虹表示,京杭大运河对中国而言,是对整个国家形象的整合;对国外而言,是杭州更好更有效地进入国际视野的机会。

  李虹告诉记者,西湖的意境美,如果要讲给外国人听,需要一个很长的培育的过程。而京杭大运河除了运河的美观和传统价值外,它对外国游客来说,就跟胡佛大坝差不多。“更多的是体现一种人工工程的文化价值。”

  “杭州在借京杭大运河打响国际知名度上大有可为。”李虹表示,今后京杭大运河将成为杭州对外推广自己的一个国际形象。

  与兄弟城市合作,运河的开发将串珠成链

  6月24日,京杭大运河沿线的18个城市首次统一亮相“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成立大会,并发表了《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杭州共识》。《共识》称,18个城市将共同推广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旅游品牌,推进城市之间旅游的交流与合作。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和西湖不同,西湖是杭州的专属,而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域。

  “如果要把一个流域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光靠杭州一个城市单打独斗是不够的。”李虹表示,此次申报的系列遗产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这些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如果只靠杭州一个城市的力量,将远远不够。

  “杭州这次为什么会带头成立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因为就河论河是十分有限的。”李虹告诉记者,对于京杭大运河来说,“河”是题材,但单纯地就河论河,显然是不够的。“像乾隆皇帝从北京南下到杭州一样,怎么可能‘只在水上漂’?”

  在李虹看来,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支撑,要让游客在这个目的地之外充分地延展,围绕运河拓展成一个广域的旅游观光休闲带,“串珠成链”。而且,光靠一个城市还不行,需要沿线城市共同配合,合力开发运河的旅游资源。

  据介绍,作为旅游推广联盟的牵头人,杭州正在积极地和相关的兄弟城市联合开发运河的旅游资源,并已经做出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文化的深度挖掘、历史风貌地再现。

  对运河的开发要处理好游客和居民的关系

  “运河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居民的密集居住带,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外来游客和本地市民的关系,构建主客共享的格局。”李虹告诉记者,对运河的开发,不能单纯地把运河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推出去,而忽略了当地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

  截至2013年底,杭州投入运河综保项目的土地整理、企业搬迁、历史街区保护、城中村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绿化景观提升、水体治理的资金达240亿元。其中包括竣工安置房110万平方米,安置1500余户,在建安置房48万平方米、保障房11.5万平方米;搬迁企业162家,面积62.6万平方米;保护修缮小河直街、拱宸桥西、大兜路等历史街区以及富义仓、桑庐等历史建筑,总面积达29万平方米。

  如今,运河(杭州段)两岸依旧是旧时江南的格局,雨巷、楼阁……依稀是当年的模样。

  “我们希望,尽可能地保留杭州本地人原汁原味的运河生活。游客到杭州来旅游时,也能感受到最原始的运河人家的生活方式。”李虹说。

  此外,李虹表示,作为旅游部门,杭州市旅委也将理性和真诚地引导市民保护运河的生态,并带领全体市民和游客共同爱护、体验运河的文化。(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