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离婚后发生孩子探视权纠纷 老师当儿子面殴打前妻

2014年07月14日 08:44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离婚后发生孩子探视权纠纷 老师当儿子面殴打前妻

小隆伤后住院。

离婚后发生孩子探视权纠纷 老师当儿子面殴打前妻

小隆额头被打伤。

  核心提示

  7月10日上午,武鸣县双桥镇卫生院,一名30多岁的男子带着一岁多的儿子来看病。当他的前妻突然出现要抱抱儿子时,男子震怒,继而手持拖鞋殴打前妻,导致前妻受伤住院。有眼尖者认出,打人者是武鸣某小学老师黄某。“当老师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打人,太不像话了。”众人对此议论纷纷。究竟是怎样的矛盾,导致了为人师表的老师做出了如此冲动的暴力行为?这对夫妻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导致他们的爱情触礁沉没呢?

  婚姻破裂

  疑丈夫有婚外情 夫妻离婚收场

  7月12日下午,记者在武鸣县人民医院住院部3楼见到了被打伤住院的女子小隆。小隆今年33岁,在武鸣县城经营一家服装店,而前夫则是武鸣某小学的支教老师黄某。记者看到,尽管已住院治疗了两天,小隆的眼角处还有淤血的痕迹,鼻子上插着管子。她妹妹拿出姐姐被打当天的照片给记者看,图片显示,被前夫殴打后,小隆额头处淤血,鼻子红肿。

  小隆告诉记者,她的前夫黄某原来是双桥某小学老师,儿子出生后一年,2013年9月他自愿报名到比较偏远的一个镇去当支教老师。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关于黄某和支教学校某女老师有婚外情的传言开始传到小隆的耳朵里。

  2014年4月7日,黄某说要提前到学校去,但到了晚上,小隆却发现自家的小车停在一家宾馆门前,询问得知是黄某的身份证开的房。在宾馆楼梯处,小隆拦住了正慌忙下楼的“小三”,从她包包里查到了丈夫的开房收据。但那时,“小三”竟主动报警称被人抢包,而男方此时已不在房间。小隆说,这次几乎抓到现行的出轨证据,证实了长久以来的传言,导致了夫妻关系彻底破裂。没过多久,丈夫就向她提出了离婚。

  而对于前妻指责自己有婚外情导致的离婚,12日下午黄某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给予否认,称前妻是捕风捉影,根本没有捉奸在床的证据。

  探视纠纷

  妈妈看望儿子 遭前夫殴打

  尽管对于婚外情的真实性,夫妻双方各有表述,但这一事件却是导致两人离婚的直接导火索。5月29日,夫妻两人协议离婚。因为担心带着一个孩子今后再嫁有困难,小隆选择了净身出户,孩子监护权归男方。对孩子的探视权离婚协议书上作了这样的规定:允许女方探视孩子,但要经过男方同意,且不影响男方正常的生活,签字离婚后不能干涉对方生活。

  不过,离婚后小隆却发现,前夫将她手机号码拉黑,对所有信息都不回复,这让她根本就找不到男方来商量探视孩子的事情。

  7月10日,当她得知自己儿子在双桥卫生院看病时,就想赶过去看一眼。儿子看到妈妈来,伸手要她抱,但遭到前夫阻拦,并且当着孩子的面殴打她,拿出拖鞋狂打她的面部和头部。后来,被医院的门卫拦住这才罢手。小隆被亲人送进武鸣县人民医院治疗,医生初步诊断为轻度脑震荡。而前夫在医院暴打前妻时,医院里有众多人围观。

  再定协议

  同意到派出所 协商探视权

  12日上午记者在双桥卫生院采访时,儿科一位女医生向记者证实,10日当天确实有一男一女在医院球场打起来了,但具体起因和细节不是很清楚,据说男的把女的打得挺狠的。

  双桥派出所一位值班警官告诉记者,当天出警时对双方做了笔录,男子在笔录中已承认打了前妻。警官说,对男方打人行为如何处理,需要等伤者出院时医院的伤情鉴定才能做出处理意见。

  对于打伤前妻一事,黄某在接受记者电话时没有否认。但他认为,当时是“混战”,女方也拿棍子打了他的脚。希望记者不要偏听女方的一面之词。黄某说,他认为前妻未经同意擅自要抱走孩子,很生气才动的手。“因为,根据离婚协议书,女方探视孩子要经过男方同意,女方根本没有遵守协议。”黄某说,前妻每周都要来看孩子,这样频繁的要求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而且,前妻明知道他在乡镇工作,却偏偏选择在非周末时间来看孩子,是故意刁难。

  对于女方指责他拉黑手机号码的做法,黄某说,这是因为女方经常发威胁短信,还跑到学校去闹,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散布他被捉奸在床的丑闻,他不愿意跟这样的人联系。打人后,他也觉得打人是错误的,过后,他已经到医院向前妻道歉,并按照他们家属的要求,拿出了三万元赔偿前妻的医疗费和误工费等。他说,希望等前妻出院后到派出所当面协商孩子的探视权问题。小隆也对记者表示,会要求男方重新修改探视的协议书,“这回我要求探视的次数和时间要写详细。”她说。(当代生活报记者 冯耀华 文/图)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