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寻53年前初恋男友追踪:男方来信解释分手隐情

2014年07月18日 09:0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今年5月6日,新京报报道了毕莲凤老人欲寻找53年前男友张剑英一事。

  ■ “张剑英,53年前的女友在找你”追踪

  2个月前,70岁的大连人毕莲凤向媒体求助,寻找她17岁时的恋人张剑英。53年前,两人因误解分手失联。近日,张剑英老人致信新京报,信中解释,当年他曾因带未婚女友毕莲凤回北京老家被部队“批判”,作为军人的他只能服从组织,放弃恋情。如今,向毕莲凤致歉和祝福的同时,张剑英也婉拒见面请求,只愿“带着美好的记忆,慢慢老去”。

  昨日,毕莲凤获知张剑英的解释和意愿后,表示可以理解。“我的心结也可以解开了。”她说。

  两月找寻等来亲笔信

  今年5月6日,身在大连的毕莲凤求助新京报,希望能找到17岁时的恋人张剑英。53年前,男友张剑英信中的一个“骗”字,令如今70岁的她感到沉重,她渴望能在有生之年找到曾经的恋人,解开心结,还晚年一个平静。

  按照毕莲凤的描述,张剑英“80岁高龄、转业军人、曾在宣武区槐柏树居住”。2个多月中,许多读者提供了有关张剑英的线索,但叫此名的老人都表示,他们并不认识毕莲凤。

  近日,一封来自张剑英的信通过他的战友王先生转寄至本报。

  王先生说,张剑英也是从朋友那里得知毕莲凤寻找他的消息,但由于他家住郊区,加之事情已过去多年,不方便当面接受记者采访,希望通过信件说明当年分手的原委,并给毕莲凤一个答复。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毕莲凤年轻时的一寸黑白照片。

  带女友回家被上纲上线

  在这封近千字的手写信件中,53年前的那段往事令张剑英“百感交集”。在信中,张剑英将回忆带回1961年,那时他是部队军人,和毕莲凤从西安顺道一路回家探亲。

  “这事我报告直接领导,并取得同意后才成行。”张剑英在信中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错”。

  但回到部队后,有人向政治部报告,他因此受到“批判”,罪名从无组织无纪律被上纲上线到了作风问题,“当时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事。”

  还有人带话以毕莲凤的身体健康为由称她不适合结婚,“后来才知道这是有人在使坏,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遭人忌恨。”

  作为军人,张剑英最终遵守“服从组织”的原则,放弃了当年的恋情。“现在的人可能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人,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我心灵上的一块伤疤。”对此,张剑英在信中希望转达对毕莲凤的歉意,“总之,都是我对不起她。”

  婉拒见面愿留下回忆

  毕莲凤找寻初恋男友的事得到了老伴儿崔德林的支持,崔德林希望爱人的晚年生活没有遗憾。两人都表示,如果找到了张剑英,可以见一面,两家人一起聊聊过去,成为朋友。

  “过去”在张剑英的记忆中同样美好,“那时我们风华正茂,两情相悦。”但对于见面一事,张剑英在信中婉拒,他觉得,见面只会徒增伤感。

  在信中,张剑英写道:“而今我们不再年轻,我更是到了垂暮之年,不要破坏那种美好,就让我们带着那段美好的记忆,慢慢老去吧。”

  得知毕莲凤住在大连,有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张剑英对她的晚年生活感到欣慰,“他们夫妇说的话,我很感动,谢谢他们。”

  ■ 回应

  毕莲凤:我的心结解开了

  昨日,记者将信中的内容读给远在大连的毕莲凤,电话的另一端,毕莲凤哽咽了。

  “他是个正直的人。”毕莲凤说,她没想到两人当年分手背后有这么多隐情,“我一直猜测,他是在嫌弃我是个农村姑娘,看来我误会他了。”

  毕莲凤说,现在的年轻人恋爱自由,但把时间退回“文革”前的那个年代,张剑英面对的是纪律严明的部队,“能想象到他当时的压力,我理解他。”

  53年的回忆中,毕莲凤时常记得张剑英对她的好,“我当时只是个17岁的小姑娘,啥都不懂,他很照顾我。”毕莲凤说,信里的内容“把我的心结解开了”。记者 刘珍妮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