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慈善自由”还用再多说么

2014年07月25日 09:38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该企业CEO张欣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23日,潘石屹也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7月24日《新京报》)

  坦白讲,潘石屹向哈佛捐款,在当下的道德语境里,无论捐多捐少,都会遭到如公式般的质疑:一个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就应该在中国做慈善,把钱捐给国人或中国高校,捐给山区里的孩子,捐给希望小学;更有偏激者认为,此举很不爱国。

  之所以说这样的质疑是“公式般”的,原因是——近年,只要是捐款给外国慈善机构或大学的国人与华人,都会遭到这样的质疑。因为,在质疑者的心目中,把钱给别人,就远远不如把钱给自己人——2010年,某华裔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2011年,民营企业家馨稼向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捐1000万美元,资助该校伯恩斯工程学院开发清洁电池、太阳能以及……而这些捐款,都被质疑过。

  一个人做不做慈善、如何做慈善,都是其个人自由,外人无权干涉。个人捐款,与政府部门与公募组织的捐款有很大的差别,要区别对待,因为,个人捐款,在没有捐出之前,没有附带任何的公共属性,别人也没有权利去质疑什么。更何况,人家潘石屹说了,捐款1500美元,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在美国的中国贫困家庭的学生。我相信“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的回应,是潘石屹进行的危机公关。事实上,潘石屹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除了捐款属于道德自由的范畴之外,更为重要的,当下我国大学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捐款理由,哪怕是一个借口。

  当下的我国大学,一方面,背负着巨额的债务,有统计显示,我国所有的高校总共负责约4万亿元以上,许多学校为了建设新校区,举借外债,而学校每年的营收却也只够偿还利息的。另一方面,我国大学严重的官僚化、行政化气息,造成了学术上的巨大腐败,学术不彰的问题倒在其次,关键在于那些所谓国家课题、重要项目的教育拨款,基本滚进了自己的腰包,即便要向我国大学进行捐款,这些捐款也未必能“用在刀刃上”。近日处于风口浪尖的厦门大学,其实不过是我国众多高校中的一个案例。当“大学”公信力丧失殆尽,你会愿意把钱捐给国产的大学吗?

  一个社会只有宽容所有的“慈善自由”,并反思自己那些不利于慈善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着力解决之,才有可能把潘石屹等企业家的捐款由国外唤回国内。如果仅仅怀揣“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去进行质疑和责骂,我是一分钱也不会捐。(王传涛)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