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探访南沙被指疫情最严重两村庄:并无封村一说

2014年08月01日 15:3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记者现场走访被指“疫情”最严重的平稳、下墩两村,可见村民生活一切如常,当地也并无封村一说。南沙区卫生部门辟谣表示,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

  走访 确出现多个病例,但无大影响

  昨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南沙区大岗镇发现,当地近期确实有因感染登革热而高烧入院的病例,但情况并未如港媒报道严重,也未见有村庄因此被封锁。

  下午2时,记者在榄核镇平稳村看到,村内一切正常,村民可自由进出。村民郭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所谓封村也根本是无稽之谈,只是当地因为出现登革热病例,村民们大多自觉灭蚊,镇政府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安全教育,在村内外拉起了很多关于预防登革热的横幅”。

  随后,记者来到大岗镇下墩村,在村口贴出的公示称,不允许收购垃圾废品的人员进入,但未提及是否与登革热有关。

  市民李小姐的外婆住在村内,她说:“我们村此前确有两例登革热被确诊,但病情都已得到控制,也没有死亡病例,现在感觉大岗这里还是很平静的,禁止废品收购者进村,应该是政府对废品收购行业的整顿,防止蚊虫滋生。”

  官方 无危重新增病例,已有效控制

  针对网络传言,南沙区卫生局官方微博辟谣称,自7月11日,在南沙区大岗镇发现首例登革热病例以来,该镇的灵山、江滘、北流和大岗村先后出现了病例。事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召开会议部署防控工作并启动应急预案,在省、市疾控专家的指导下,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截至7月30日下午5时,南沙区大岗镇各村居布雷图指数已大幅下降,无危重病例,暂无新病例出现,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广州市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到南沙区布置登革热防控工作时,也确认了当地陆续出现登革热病例的事实。

  记者了解得知,7月24日,广州市卫生局副书记刘忠奇曾到南沙区、越秀区进行登革热防控工作现场检查。据称,刘忠奇先后到了南沙区大岗镇江滘社区、灵山社区以及越秀区东山街现场,入村入户查看了社区卫生环境整治情况和屋前屋后清除积水情况,并对下一阶段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南沙、越秀区卫生、爱卫部门及街、镇政府要高度重视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密切协作,集中组织力量全力开展防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知多D

  ●何谓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该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年、1980年、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灭成蚊方法

  在住宅、办公室、医院等及其他公共场所可采用药物杀灭成蚊。目前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敌敌畏: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熏,特点是速效,迅速杀死成蚊。对人畜有毒性。使用时须小心,注意安全。

  2、三氯杀虫酯(7504):对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熏,特点是见效慢,但保持时间长,7~10天仍有效。可与敌敌畏混合使用,比例为4∶1或3∶1,其优点是速效且持续时间长。

  3、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类:其制剂有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等,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特点是杀虫效果强,对人畜毒性低。

  4、溴氰菊酯:属于触杀药(即接触中毒)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杀虫作用强,对人畜毒性低。

  ●“黑点”可举报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认为,全球登革热病例数量每年都在攀升,而东南亚的登革热病例更是数以万计。受外围输入压力增大影响,广州本地病例出现得比去年要早。今年广州登革热输入性病例不少,多以本地居民到登革热地区旅游、公干感染。专家提醒市民,积极清理家中、工作周边环境的积水,协助控制疫情。如发现蚊媒孳生“黑点”,可拨打“12319”,向城管投诉。“做好身边灭蚊工作,大家都可减少感染登革热的机会”。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