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应付模式让安全生产不安全

2014年08月05日 13:3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厂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此次事件定性为惊天人祸,更让聚集于此的目光转移到了安全生产监管环节。警钟扩散到全国各地,烟台市安监局紧急部署涉爆粉尘治理工作,本周开始全面治理。

  发生此次事件可说是死者冤、生者悲、亲者痛,沉痛的事实警示着当下的安全监管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唯有查缺补漏,坚决心不软手更硬的态势,才能让民众重拾对安监的信心,这对各方来说是一个考验。

  “粉尘怎么会爆炸?”这是事发后中荣员工的疑问,据悉,港城存在类似的企业有近百家,相同的疑问会不会发生在这些企业里谁都不敢保证。其中接受过安全生产培训的员工又有多少?生产单位的自查自治效果如何?生产操作过程中是否隐患四伏?这都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所以港城的此次治理工作既必要又及时。

  “糊弄别人也是糊弄自己”,这是此次事件的一个警示。“安全第一”四个大字在许多企业都会看到,但这并不代表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落实到位。事实上,许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只是停留在有关部门的审查前后。长此已久,临阵磨枪的应付模式倒逼企业的安全管理倒退,甚至形同虚设。明着“安全第一”实则“生产第一”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安全弊端,让某些安全隐患潜伏已久依然存在,随时可能跳出来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利益驱使下,有些企业的生产一味地和利润捆绑,却对安全松绑,以上种种的经营理念有失偏颇,急需纠偏,工作任重道远,但却势在必行。

  杜绝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全寄托于相关部门的突击例行检查不太现实,更多时候还需要生产企业的自律自觉,让应付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让真抓实干遍布台前幕后。把安全生产的条条框框贯彻到安全生产的各个流程,把更深层次的事故隐患自查自排,把撕去的安全外衣重新穿回来,同时监管的各个环节不脱节,才能为我们的生产安全保驾护航。(赵传勇)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