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诈骗恩人”是社会风险的注脚

2014年08月06日 10:42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媒体报道,赵某上大学时因家境贫困,曾接受好心人包先生资助,承担其学费和生活费,二人因此成为忘年交。

  赵某毕业后特意找到包先生,声称自己已进某中央机关工作,可为包先生办事提供便利。在随后八年间,赵某以帮忙办事为由,多次向曾经的恩人索要财物,共计1000余万元。目前,赵某已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

  受他人资助完成学业、毕业后却编织谎言来骗恩人,赵某的所作所为,既违背了“好人有好报”的道德信条,也违背了法律规范,自然要受到相应的规训和惩罚。

  诈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赵某“诈骗恩人”的手段并不高明,为何能够得逞呢?这里面,既有他利用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的因素,也有他对包先生作为生意人的投机心理的精准把握。换言之,正是包先生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漏洞,才让赵某有机可趁。

  从起初的“投桃报李”到最后的“两败俱伤”,包先生和赵某的命运,让人痛心不已。

  在物质丰盈时代,如果我们不去塑造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笃定的人生信念,精神世界的苍白必然会让人性扭曲、迷失,从而加剧社会风险。

  这样可怕和残酷的现实,确实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湖北 杨朝清)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