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儿子丈夫相继去世 妇女独自扛起家中十多万元债务

2014年08月06日 13:5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九年前,儿子车祸去世;三年后,老伴癌症去世;为了不拖累人,她将儿媳和孙女“赶”出家门,十多万的欠债一人承担。

  她养蚕卖茧,50多岁的年纪开始跟着去劳务市场找活,挖一个树坑得五毛钱。钱一块块攒,债一点点还。

  她把儿媳孙女“赶”出家门

  滕桂兰没上过学,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心里记着账,一笔一笔的记得清楚。

  “人死债不死,儿子欠下的钱,我老俩还!”债主们多是乡亲邻里,就在他们担心钱要不回来的时候,滕桂兰做下了承诺,不吃不喝也要把欠债还清。

  值钱的大件,像摩托车三轮车都已经变卖还债,家里能换钱的就只有那三亩桑田,老两口天天在桑田里忙活,好的年头也能换七八千元,留下点维持生活的费用,剩下的让滕桂兰分着给债主送了过去,“这家给一千,那家给两千,没法一次还清就分着一点点来”,滕桂兰说。

  就在日子慢慢好转的时候,滕桂兰的老伴又查出了淋巴癌,在儿子去世的第三个年头,老伴又去世了,住院和手术的借的钱几万块钱又落在了滕桂兰身上。“他心细,想儿子想的。”滕桂兰说自从儿子去世后,老伴一到吃饭时就哭,怎么劝也没有用。

  在老伴去世的前几个月,滕桂兰狠下心把儿媳和孙女赶出了家门。滕桂兰说她跟儿媳关系很好,从来没有吵架拌嘴过,在儿子出事之后更是当小女儿对待,儿媳对她也很好,之所以赶走她们是不想再拖累下去,“她才二十多岁,还年轻,不能害了她”。

  老伴去世之后,有三年的时间,滕桂兰是一个人度过的。每天天不亮她就去桑田采桑,到了蚕结茧的时候更是六七天难合眼,两个女儿要接她过去住也被她拒绝。那三年里,除了女儿们来看她的时候,她很少吃口热饭,基本上就是冷馒头配咸菜,更多的时间是在桑田里,一人守着三亩桑,人手不够只能早起晚归“磨工夫”。

  一场车祸毁了五口之家

  5日上午,趁着雨没下大,滕桂兰起身喂了喂院中的三只鸡。这是昌乐乔官镇西菜园村一户普通的农家,今年65岁的滕桂兰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滕桂兰现在总算能松一口气了,除了自家亲戚们的借款,其它外债大都还清了。现在,离儿子去世已经过去了整九年。滕桂兰看上去脸色并不好,她说从今年年初生病,医院诊断是心脏病和甲亢,已经在床上躺了大半年,这几天比之前已经好多了。让她稍微觉得轻松点的是家里的欠债已经还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亲戚们周济的,不需要那么着急。欠债原本有十多万,有儿子在世买车时借的钱,也有老伴病重住院的借款。

  虽然已经过去了九年,滕桂兰依然记得很清楚,2005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中午,那天是乔官大集,当时27岁的儿子刘桂林骑着摩托车跟朋友去赶集,回来的路上在村头与一辆拉麦秸秆的车相撞,一根铁管插穿了刘桂林的肝。

  滕桂兰回忆那天很痛苦,虽然急救车很快就来了,但是儿子流血过多,还没到医院就不行了,留下了一个刚会站还没学会走路的小女儿。

  儿子突然离世让这个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在料理完后事不久,就有债主找上门来了。当时为了想赚钱养家,刘桂林借款4万元买了一辆三轮车,还负债买了辆摩托车,再加上当时娶媳妇时借的钱和之后的殡葬费,前前后后有八九万元。

  养蚕打工赚钱还债

  滕桂兰说那时候儿子刚出事那会儿她精神跟出了问题一样,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不想在家里待着,白天晚上都在村里来来回回地走,很多时候会走到儿子的坟前坐着,有时候会一直坐到晚上9点。

  桑蚕一年忙三季,一季一个月左右,其他的时间,滕桂兰就跟着村里人去附近的徐将军村劳务市场找活。“没有比我年纪大的了”,滕桂兰说那时候自己都是快60的人了,也干不了重活,跟着去除草、掰玉米、栽树苗、挖树坑,“挖一个树坑五毛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给50块,平时都二三十块钱。

  滕桂兰说最难的那段时间多亏了邻里和亲戚们的周济。桑蚕收获的时候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那时候邻里就互相帮忙,帮着她摘桑叶,帮着拉回家,两个闺女也经常过来帮忙,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都互相帮衬着。

  桑蚕换的钱用来还账,亲戚周济的钱她也拿来还钱,有些被欠钱的乡亲觉着她不容易,上门还钱也各种推辞,让她留着先照顾自己。滕桂兰的东邻是个退休的老教师,当时孩子出事时去借了5000块钱,现在还欠2000块,去还的时候被各种推辞“我不缺,你先留着用吧”,前些日子滕桂兰住院回来,村里碰到还塞给了她200块钱。

  到现在,滕桂兰说原本十几万的外债还的差不多了,还剩四万块都是亲戚借的,他们不让还,滕桂兰说毕竟是借的,能还她会尽量还下去。现在,邻里帮着介绍了一个单身老人一起互相扶持着过日子。他的儿媳也又组了一个幸福家庭,孙女也去昌乐上学了,儿媳基本上每月都会来一趟,她也定期去看孙女,这让她非常欣慰。(本报记者 张浩 段婷婷)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