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决不能让“涛声依旧”

2014年10月15日 14:3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历时年余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了总结阶段。在高度评价成就之时,有必要强调,收官并非收场,终点正是起点,尤其要清醒地听懂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大会上的那句话——“很多人担心活动一结束就曲终人散,‘四风’ 问题又‘涛声依旧’”!

  这个警醒,应引起我们的警觉,这不但是从严治党的一个规律性,同时也是全社会比较普遍的担心。这个担心并非杞忧,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据:一是历史经验值得注意,过去也曾有多次教育活动,但风头一过,就故态复萌,甚至反弹愈烈,“四风”因此有了“抗药性”,不少人成了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二是现实状况值得警惕,有的官员说“终于熬过去了”,过了一年“紧日子”,又在那里指望“宽松放开总有时”,一些高档消费、高级会所甚至暧昧“场所”,蛰伏一年,“苦撑待变”,断定总有重新开张重又车水马龙的一天——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教实活动结束后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防止“涛声依旧”,防止“反弹回潮”。

  这次教实活动,是第一次真正形成的“高压”。和过去不同,教实活动并非孤军突进,一个最大的特征,是与对“四风”的横扫、对贪腐的“严打”齐头并进。数以万计的“四风”案件被曝光,数以十万计的顶风作案者被严处,更有一大批贪官污吏落马,其腐败行径更被公之于世。可以这样说,我们从未形成过纠风反腐的如此压力,“不敢”成为官员“不能”、“不想”的第一约束。

  “高压”的实质,就是“从严”,应当成为我们持续的政治新生态。现在有一种说法,把“高压”说成是“运动式”,进而把它与“制度化”对立起来。其实“高压”就是对官员的紧约束、对权力强有力的限制,反腐纠风的“严打”,本来就是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强力维护和有力创新。反对“四风”、打击腐败,大多不是新发明、新规矩,我们党的制度、规程,一条条都明摆在那里,只是过去有的制度成了稻草人,不少“笼子”变成摆设而已。因此,“高压”是对制度虚设的拨乱反正,是对制度的保护与修复,也是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没有这种持之以恒的“高压”,不能使之成为“为官不易”的常态,紧一阵松一阵,“涛声”就会“依旧”,风气就会重又奢靡。

  这次教实活动的又一个基础性特点,就是绝不是关门整风,而是与全社会的民主监督紧为倚靠。亿万双眼睛盯着“官场”,无数网民用手机拍照、用麦克风发声,例如“舌尖浪费”、“车轮歪风”、“会所腐败”、“接待铺张”等,无不被置于人民群众广泛监督和曝光之下,这恐怕是一些官员“不敢”的最大原因。我们党自身清理门户与开门整顿党风,成为教实活动的“两翼齐飞”,也成为纠风反腐能真有成效的一个“别开生面”。

  也有人把这种民主的监督说成是“搞群众运动”,这就忘记了共产党基本的政治学,忘记了毛泽东同志在执政前那著名的“窑洞对”中给党摆脱“历史周期律”定下的根本规矩。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政怠宦成,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腐败,“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天天讲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那么一旦群众发动起来,我们就不能叶公好龙,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党要习惯于在“众目睽睽”下执政,适应于在“七嘴八舌”中掌权,只有在民主监督之下,才能使我们“夹紧尾巴做官”、洁身自好做人,才能使我们的“官场”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新的空气和清白的政治生态。这次教实活动,倚靠社会的广泛监督取得莫大成功,防止“涛声依旧”,依然要靠民主力和透明度,须知“手莫伸”的第一保证,是“众目睽睽难逃脱”的民主常态啊!

  防止“涛声依旧”,防止复旧反弹,当然是长期的持久战,更是文化上艰难的移风易俗。我们现在的“官场文化”,既有体制机制上积重难返的弊端累积,也有几千年封建官宦政治文化遗留下来病入膏肓的习惯势力。教实活动伊始,中央就强调向“旧习惯”和“潜规则”说不,这就指出了改造“政治生态”和重塑“为官文化”的深刻命题和深重任务。像衙门作风、文山会海、胡吃海喝这样的“四风”流弊,不少官员不以为怪,反以为常,要他改一下,比啥都难,“风头”过后,他还要顽强地反弹,什么原因呢?因为习惯了,改也难,旧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风格定式,背后其实是一个文化的顽固性,“涛声依旧”就是这种顽固性、反复性甚至“刚性”的表现。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回潮,一要改变那些腐败的政治生态,二要改造那种腐烂的官场文化。而这正是一次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愚公移山”,需要我们的社会首先是广大的官员从这次教实活动而始,人人以身作则,大家革故鼎新,并且勇于承受“转变的痛苦”才行!   ■凌 河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