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改变“失语”处境实现精准扶贫

2014年10月20日 11:27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扶贫“设施建好就闲置,项目交付就成摆设”着实让人痛心,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扶贫对象在扶贫项目推进中缺乏话语权,“在影响到他们命运的决策之处,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如一些地方过分重视资金和项目的争取工作,而忽视项目是否符合当地需要;少数行业管理部门为了凸显部门权力,在项目安排上搞平衡照顾,使一些项目脱离实际;一些扶贫项目几乎都是“一竿子插到底”,无视乡镇一级甚至县级的声音。为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现实中的扶贫对象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又无法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十分薄弱。如何“精准”地了解谁需要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当务之急,应通过机制的调整,改变他们因“权利贫困”而在扶贫活动中的“失语”处境,保障其在扶贫项目的设置和管理、监督、考核等环节切实享有参与权和话语权。

  要通过机制创新,下沉扶贫资源,将扶贫政策送到田间地头的同时,倾听他们沉默的声音,了解贫困状况,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扶贫项目参与度,使当地人们的发展意愿得以在扶贫项目得以体现。真正改变对上负责的扶贫传统模式,将“民意指标”、“扶贫效果”纳入扶贫绩效评估模式之中,让地方政府有“向下的视野”,切实将当地最根本的和最急需的要求纳入扶贫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公民组织、受益者本身来参与扶贫项目执行和监督,真正实现对扶贫的过程、进展、效果的精准评估和考核。

  若是贫困诉求得以有效传递,扶贫决策吸纳民众声音,评估考核接受群众监督,“我的利益我做主”的自信和自豪,必将打开消解贫困之门。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