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涨工资过快伤害经济遭讽刺 媒体:受委屈了

2014年10月21日 10:1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几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成了网络热点人物。这主要源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17日和20日对其两个“观点”的报道:一个是“我国两年左右或全面放开二胎”,另一个是“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这使得蔡昉副院长获得了截然相反的两类评价,前者得到网友的普遍点赞,不过国家卫计委当天就回应,“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后者收获的则是讽刺与质疑,在多家商业门户网站,该转载新闻都取得了超过万条跟帖的互动,然绝大部分都是负面评价。

  无论是蔡昉还是网友,不管是专家还是草根,每个人都有发表看法、表达观点的权利。换句话说,对于蔡昉的观点,网友既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并无不妥之处,这个层面的问题也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笔者感兴趣的仍是“观点”问题——两个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是否被媒体准确传达,是否被网友选择性接受。实际上,许多专家都有过和蔡昉相似的遭遇,得到过悲喜两重天的社会评议,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专挑网友喜欢的说”或“故意招网友骂”的伪专家。比如在房价问题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只提供耸人听闻的预测性观点却不提供论证过程的“经济学家”,其中有的甚至宣称“北京房价卖不到每平方米30万是开发商的耻辱”。

  对于各类冠之“专家”称谓的人,需要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但绝不能仅仅凭借网友的喜好来定。在一些网友眼中,蔡昉因为上述观点也被认定为“砖家”。但果真如此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他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

  关于“二胎政策”问题,必须分清蔡昉的观点属于学术研判,国家卫计委的回应是现实政策,两者不可混淆,也不能相互否定。基于公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践,蔡昉认为“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并无不当之处。关于招致网友愤怒的“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观点,只要把蔡昉的言论全面系统地看一下,同样会发现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蔡昉并不排斥工资上涨,相反认为“这是好事,改善收入分配”,他反对的只是“过快上涨”和“无限制上涨”。如果工资上涨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乃至竞争力势必会下降,企业会变得困难甚至垮掉。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蔡昉的观点,不过是对“常识”的重复罢了。

  显然,蔡昉副院长还不能归于“砖家”行列,但为什么一些网友“不苟同”呢?原因恐怕在于网友的选择性喜欢——因为“全面放开二胎”满足了期望,所以不仅支持,而且上升到“良心专家”的称赞;因为一直对“工资上涨”抱以最大期待,所以不认同任何阻碍工资上涨的观点,而对提出观点的人更是惯于口诛笔伐。在一些网友那里,观点是非的评价标准,只是自己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而且会把这一评价标准迁移到对提出观点人的评判,动辄贴上“砖家”“五毛”“带路党”等各类标签。究竟讲得有没有道理,能否经得起逻辑推理,是否有严密论据作支撑,在这些人眼中反而成了次要标准,甚至压根就不是标准。在许多问题上,许多人都是将“喜好”等同于“是非对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评判标准,一些“砖家”会选择故意迎合网友“喜好”,一些网站会以“标题党”的做法诱导网友“批评”。这种倾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正确判断,同时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构成了重要的掣肘因素。

  蔡昉副院长,这次受委屈了!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委屈”也是好事情,因为它是不迎合网友喜好的一种表现,因为这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使然。(丁建庭)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