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7年北京地铁将完成1、2号线加装安全门工程

2014年11月19日 14:41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限定”超长超时使用车票 所有车站内统一票价导航标识 9条线路将进行视频监控改造

  本市今年将完成13号线、八通线加装安全门工程;2017年完成1、2号线加装安全门工程。2014年前三季度(1月至9月)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客运量为25.4亿人次,日均客运量928.99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7.46%。

  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方面,推进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13号线和机场线、大兴线、八通线视频监控系统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覆盖面。

  对于代表关注的地铁年底票价调整一事,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年底调价时,还有4条地铁线路要同时开通,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工作。

  一是车站内增加票价导航指示标,标识从一个站到另一个站的价格是多少。全路网将使用统一制式,方便乘客辨识;二是交通主管部门将牵头制定北京市地铁车票使用办法,“比如就车票使用超长超时等做一些规定”。地铁运营期间各个运营公司还将各自出实施细则。第三是运营管理上,通过培训等,增加员工的服务能力。

  现场 北京南站 地铁调价后将增设售票窗口

  今天上午,市人大代表来到了地铁4号线菜市口站、北京南站,对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和应急救援情况进行集中视察。

  京港地铁站区长王晶介绍,地铁4号线现在最短的发车间隔为1分45秒。但是随着客流量的逐渐攀升,高峰期从宣武门、西单换乘到1号线和2号线的乘客,以及大兴到宣武门等车站的乘客上车困难,所以采取了“放空车”的方式,使得乘客只需要等上二三辆车就能够等到一辆空车。

  除了头尾段车站外,还有5个站点可存放备车,例如节假日在西单、菜市口存放一辆备车。一旦遇到客流量增大,就可以放出备车,临时缓解大客流。前两天APEC结束后,北京南站迎来了返程高峰,在公益西桥站放了一辆备车。

  在北京南站的综合控制室内,记者看到,站内广播,监控车辆运行情况、环境和设备的系统以及火灾报警系统,车辆票务系统一应俱全。其中,监控设备运行的屏幕上,每辆列车进站后的车门及安全门开启关闭情况均有显示。

  据介绍,该站客流量非常大,正常情况下的客流量为15万人次左右,节假日达到25万人次;而菜市口的客流量只有4万人次。“本站内乘客问路的,携带行李的比较多。”王晶介绍,地铁票价调整之后,预计为单个乘客服务的时间将增长,该站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售票窗口的数量。

  亮点 2017年 1、2号线加装安全门

  在提升大客流应对能力方面,完成了5号线车辆增购、车辆段扩建以及供电扩容改造,完成10号线车辆增购。力争在2015年第一季度提高5、10号线等线路运力,同时启动13号线提高运力改造研究。此外,13号线增加两座车站,以进一步提高既有线安全服务水平。

  在本市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过程中,完善车站设施,推进宣武门、国贸、芍药居车站增建换乘通道工程;完成车站导向标识优化完善。

  此外,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方面,今年将完成13号线、八通线加装安全门工程;2017年完成1、2号线加装安全门工程。

  为什么1、2号线加装安全门要到2017年才能完成?据介绍,1、2号线安全门安装工程已经立项,正在进行招标,年底能够正式动工,由于施工期间列车不能停运,同时老站台难以承受安全门的重量,所以施工有困难。安装、调试周期都比较长。

  相关新闻 北京站→西站 地下线12月通车

  历时9年的建设,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将在今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届时将直接连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两大客运枢纽,实现火车地下穿行。

  市住建委昨天表示,目前该线路站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展开轨道铺设等工作,计划今年12月19日完成静态验收,26日开通运营。

  地下直径线开通后,北京站至北京西站10分钟内可以抵达,京广、京九方向的列车可以既停北京西站也停北京站,而东北方向的列车则可以既停北京站,又停北京西站。(记者 陈斯)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