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开放社会当容得下另类清明上河图

2014年11月25日 09:4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我爸是李刚”、“城管打人”、“征爹求包养”等剧情取代了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集市,日前,这幅25米长的“新清明上河图”在网络上“火了”。创作者戴翔表示,他并非有意拼接社会“黑暗面”,而是想以这种方式引发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11月24日《南方都市报》)

  乾羽:作者的用意显然不是拷贝原有的《清明上河图》,创作出一幅具有时代性的翻版之作,而是在尝试以一种问题意识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社会生态——通过集纳社会典型事件,设置事件冲突情境的方式,凸显这个社会潜在的矛盾、问题、风险,以此来引起重视与反思。这种问题意识,应当得到肯定。

  刘孙恒:相比“推动社会进步”之效果,此番将社会丑态以集锦的方式再度呈现之举,恐怕所起的不良效果,譬如强化人们对“官二代”、“富二代”嚣张跋扈的刻板印象,加剧人们“仇官”“仇富”的偏差心态,致使群体、阶层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凸显等等,恐怕更甚。

  北归:从整体画面来看,这种杂糅的艺术似乎有一些违和。但只要是他的画没有违反法律的底线,并在此基础上多少能给人艺术的触动,那就是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作品。更何况,社会丑恶现象不会因为没有艺术讽刺就自我消弭,艺术讽刺的作用恰恰在于帮助与疏导此类现象所产生的负能量。以此而论,新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意义超越了画作本身,我们对此应持宽容态度。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