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致信市长”与“骂骂无妨”

2014年11月25日 10:25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郑州近日雾霾围城,空气污染指数甚至爆表,网友“大花猫”通过网络发布《致郑州市长马懿的公开信》中写道:清洁的空气,对市民来说,好像是奢侈的“珍馐”“佳肴”,称“你可能听不到,许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责你,谩骂你!”最后提出三点治理雾霾的建议,希望市长有所作为。

  市民对雾霾忧心忡忡,对政府治理雾霾表示不满,甚至对市长有了一些“骂声”。对于“骂声”,当然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恶意中伤的骂街不值得提倡;合理表达不满诉求,对一些问题给出建议,哪怕是言语略显激烈,都应该给予包容,更应该听得进去。

  听得进“骂声”,考验着官员的肚量与涵养。有些官员平时好话听多了,见惯了喜讯,就容易飘飘然,乍一听“骂声”,可能会诧异,甚至是愤怒。这个时候,不妨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冷静一下。老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为官一方,得有容得下“骂声”的肚量,要有听得见、听得进骂声的职业素养。

  听得进“骂声”,要知不足。“骂声”虽难听,但其中往往包含着民众的情绪与现实诉求。“骂声”若有些偏颇,官员们也应认真听,并解读出“骂声”背后真实的民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好听的“骂声”,提醒官员们要时刻知自己工作中的得失,知为民服务的不足,将“骂声”当作是一份醒脑剂。

  听得进“骂声”,是鞭策也是力量。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现实中,要推动某项改革措施,不仅需要改革者横下一条心,更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市民对雾霾非常反感,对政府来说是鞭策,说明眼下的治理工作仍与市民的期望相距很远。同时,这一份意见正是政府推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最可依靠的力量。有民意作后盾,政府治霾自当竭尽全力。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市民给市长写信抒发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情绪,甚至有一些激烈的言辞,是很让人捏一把汗的。毕竟长期以来,“官本位”死而不僵,某些地方政府听不得不同意见,由此形成“寒蝉效应”,一般人不敢批评政府,更不愿意给政府工作提意见。

  但这次,我们欣喜地看到,郑州市长马懿方面的回应很大度:就是骂骂,又怎样?我们把工作做好就行。笔者看来,“致信市长”与“骂骂无妨”都很可贵,市民和政府能够形成良性互动,这无疑是城市中最和谐的一景。毕竟大家的初衷是一致的,让城市变得更美、环境变得更好。(王玉初)

【编辑:和星晨】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