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考人数“5年来最低”能说明什么

2014年12月01日 16: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编者按:备受关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11月30日开考。从今年的情况看,不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参考人数都比去年下降10万人左右。一度万人共挤独木桥的“公务员热”似乎出现了降温迹象。其实早在报名之初,降温就已初见端倪,10月26日结束的报名资格审查显示,共有140.9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少11.5万人。这意味着本次国考的竞争比例大约为64∶1,低于去年的77∶1,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招考的平均竞争比,都创下五年来最低。那么,这个“5年来最低”意味着什么?网友纷纷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整理如下:

  理性职业观回归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心态在报考时更加理性,进行职位选择主要以自己的职业追求为依据。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热度持续上升,“全民公考”现象显现,社会各界都对公务员招考各方面情况给予密切关注,而广大有志于参考的人群因此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对公务员考试本身的了解逐步深入。在近两年报考人数以近50%的速度增长之下,激烈的竞争令许多原本抱着跟风或者尝试心态的考生渐渐冷静下来,也使得真正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考生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现在,国家极力反腐倡廉,在一定程度上取缔了灰色收入,政府部门执法人员越来越“接地气”,可谓真正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看清这一点,考生的选择才更加谨慎,在他们的未来发展上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更加懂得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诗韵)

  一、理性思考的回归。“公务员”一度成为无数人追求的目标,在他们的心里那不仅仅是一份好工作,更是一份荣誉,因此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是,在对公务员更清晰的认识背后,追风已经慢慢地淡化出了人们的视野。二、竞争激烈让更多的人另辟蹊径。万人过独木桥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夸张,面对的是无与伦比的压力,在炮灰的惨痛经历和盲目过后,对公务员也不在是一条道路走到底,更多的当成一种成长的经验。三、职业的多样选择,让“公务员”真正地成为了一种工作。以前对于考“公务员”可能就是名利的代名词,但是随着对公务员的了解,更多的工作抛出的橄榄枝,让迷雾中的考生能够只把公务员考试看成是求职的一种方式。国考虽然依然火热,但是再也不是万人疯抢的“香饽饽”了,大家现在看待考公务员站在了一个更理性的位置,也能够正确地对待公务员考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才能让人生扬帆起航。(婧蓝)

  报考“门槛”提升

  一方面,在社会高度关注公务员队伍建设及其准入门槛的大背景下,本次招考,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考职位上作出针对性较强的细致要求,报考的审核环节也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今年不论是职位设置,还是招录政策都明显在向西部边远地区的基层倾斜——基层岗位比例的增加,以及一些基层岗位还明确标注“条件艰苦”、“经常出差”、“需值夜班”等。这两大因素进一步叠加起来,就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原先想要报考的人最终不得不放弃报考。(胡乐乐)

  今年的招录门槛虽然在基层岗位有所降低,但是在学历和资历中有了更一步的细化,比如有的岗位在报考资格中注明是已经取得XX证书,这也使得某些报考人员望而却步。今年更加注重报名的诚信机制建设,报名的纪律更加严格,关于无故放弃面试也将被记入到诚信档案中,成为个人诚信污点。(井维杰)

  改革的力量不容忽视

  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势是要逐步打破“铁饭碗”、“金饭碗”。今后,国家肯定迟早会推出改革,把那些混日子而不好好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清理出公务员队伍。如此一来,公务员就不必定再是能够吃一辈子饭的工作和职业了,亦即不会再是“铁饭碗”和“金饭碗”了。因此,那些原来指望通过国考端上“铁饭碗”、“金饭碗”的人,仔细思考后,决定不功利地参加国考了,因为当公务员还不如干别的更适合自己而且更划算。(胡乐乐)

  公务员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也不仅仅是如此,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个职业工作中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需要的是热心、耐心、细心的为他们服务,不能讲自己的情绪带入到工作中,需“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真正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中,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工作连在一起。随着“八项规定”的落实、“反四风”的逐步深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逐渐阳光化、公开化,相比于其他职业来说,公务员的工资并没有什么优势,应该说还比上企业的工资。想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必须先认清这一点。(韩建秋)

  “反腐”不是主要原因

  视野放在全国范围,不排除有部分人是冲着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和一些特权,甚至是为了那些隐形福利、灰色收入而选择公务员职业,但如果说怀有这种动机的人很多或者说是绝大部分,那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不必条分缕析、引经据典的收罗种种,但只指出一点,这自相矛盾的逻辑弊病就显露无疑:中国现有公务员约一千万之多,可科处级以上干部也才150万左右,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连个副科级干部都轮不上。即使这150万余的科处级干部还很有一部分是虚职,手中并不掌握实权。因此,在这样晋升空间极其狭促的官场生态中,若说很多人是奔着去作“官老爷”或者“贪官污吏”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一说法恐怕缺乏说服力。说“反腐风暴”是国考降温的原因之一尚可,但如果说是重要原因甚至主要原因,就很牵强了。(刘星军)

  认为“高压反腐”造成高考降温的部分人对公务员这一职位是没有明确认识的,存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想法,认为公务员都有灰色收入,都是“贪腐”的嘴脸。然而基层公务员的低收入、低福利、待遇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将少部分贪官污吏与公务员整体队伍划等号,让辛勤工作、兢兢业业的公务员蒙受“不白之冤”。 笔者认为,国考降温是各种原因形成“合力”使国考回归“自然状态”的必然结果,与其说“高压反腐”造成了“国考降温”,不如说“高压反腐”使群众特别是青年对“公务员”角色认识回归理性。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青年就业的选择多种多样,任何职业都可以成为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的“出路”,公务员也走下了“金饭碗”的角色定位神坛,许多以前没有的,新兴的职业不断出现,同样成为人生出彩的舞台。(孔令晶)

  触动不了“铁饭碗”

   目前在公务员管理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有没有吸引力”,以及“热不热”的探讨。最关键的是如何尽快打通正常的淘汰、循环和流动的“出口”。只要公务员“铁饭碗”真正打破,实现优胜劣汰,“热度”持续与否并不重要,“热度”大反而有利于人才遴选,有顺畅的“出口”就能释放“亢余”。反之,公务员体制和公务员队伍上整体是“一滩死水”,即使每年少进人、热度降低些,依然会逐步“长出大肚子”,浪费现象依旧、效率依然低下。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因此,国家有关方面应真正瞄准公务员管理和公务员队伍的症结,按照国家和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岗位工作量合理科学配置人员,设置一个没有特殊原因不得打破的“刚性用人指标”,让“淘汰”与“进人”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当务之急。(毕晓哲)

  尽管国考“降温”,但是相对而言,报考人数还是巨额数字,最热的职位竞争还是达到2624.5:1,这种状况在其他行业的招聘中根本看不到。这说明,公务员依然是人们争相向往的职业,要让其彻底降温,依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彻底切断公务员权力寻租的机会、缩小其他行业与公务员的待遇差距等。当公务员的待遇状况与其他行业相差无几,并且公共管理人员完全没机会“大捞一把”,国考才会真正降温。(曲征)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