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热计量装6年成摆设 市民感叹:有钱也不能这样造

2014年12月03日 14:5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左颖 摄

  遭遇入冬后首个寒潮之后,今天的气温又有所回升了。这样起伏不定的气温对于热计量用户来说是最理想的,能自主调节室温,不仅节约能源,还能节省热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本市热计量改造面积累计将达到1亿平方米,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真正实施按热计量收费的既有居民住宅建筑非常少,大部分居民楼的热计量装置成了摆设,甚至有的地方装了6年至今也没用过。

  “盼了一年,还是一场空”

  去年供暖季之前,朝阳区东一时区小区刘女士家的楼道里就安装了热计量装置,每家住户还领到了控温面板,但去年供暖季热计量根本没用上。时隔一年,没想到她家中的供暖情况和去年依然一样,热计量系统还是没有启用。刘女士说,“盼了一年,还是一场空。如今控温器反倒成了温度计,我时不时就会抄起来看看室温多少度”。

  作为地热取暖的小区,刘女士和邻居家的室温普遍较高。“我们家这么多年,冬天室温都在25℃左右,穿着短袖经常浑身是汗,去年看安上了热计量,可高兴了”。刘女士说,室内外冷热反差太大,老人孩子容易生病,热计量后室温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调节,能省取暖费,还可以支持节能。“可我不太明白,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为什么迟迟不用,安了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啊。而且,搁的时间久了,设备还可能坏掉,到时再来维修,不知道又得再花多少钱。”

  “装了6年没用过,

  有钱也不能这样造吧”

  和刘女士想法不太一样,家住海淀区北沙滩1号院的林女士倒不想用热计量了。她家小区早在2008年就安装了热计量,但至今也没有用过。从入住之初,林女士就被告知小区采取的是热计量供暖方式,但6年多来,每年供暖季都是按照面积缴纳热费。“当年看到外面在装热计量,心里一沉,是不屋里会不热了?”因为安装了这么久,也没有人来给居民解释热计量的具体原理等问题,只是这么放着。林女士不禁自己嘀咕起来,“会不会和自采暖一样啊,出门上班就把温度调低了,回来自己再给调高,一进门就不像集中供热这么暖和了。”想到这里,林女士就不太想用热计量了。

  林女士不少同事家也被改装了热计量,但都和她一样,装上了设备就没了下文儿。“我曾经问过物业,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说热计量是趋势,什么时候通不清楚。”

  虽然并不想用热计量,但看着闲置的设备,林女士心里也有些不痛快,“这让我想起当年的咪表,花那么多钱,最后都废了。热计量改造得花多少钱啊,装了6年竟然没用过,有钱也不能这样造吧”。

  “通与不通根儿上还是钱的问题”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部分物业、供热单位对热计量未开通的回应是系统调整。一位供热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既有节能建筑的热计量改造使用的是“通断法”,就是在供热管道内增加一些阀门、感温设备等,通过遥控面板调节室温,达到分户计算热能的目的。但在现有的管线上加设备,就会增大管线的阻力,甚至有的住户家中会出现不热的情况,为了保证系统正常使用,因此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调试过程,“这个调试在非供暖季还做不了,所以可能需要挺长时间。”

  而一位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 “说白了,通与不通根儿上还是钱的问题,供热企业并不想实施热计量。”

  这位业内人士解释,按照现在的热计量收费制度,用户会先按面积交纳供热费,并采取多退少不补的方式。在供暖季结束后,如果热计量显示应收取费用低于此前按面积收取的费用,就需要将多收的部分以第二年热费的形式返还给居民;如果热计量显示应收取费用高于此前按面积收取的费用,则居民不需要再补交。“想想看,大部分居民肯定愿意用尽量多的热让家里更暖和,而按照现在的制度,不管用多少热,钱都是封顶的,但对于供热企业来说,要多输送热源却收不到相应的钱,谁愿意啊?”

  目前供热单位大多都是企业,需要盈利维持经营,如果热计量都是赔钱供热,那么还不如维持按面积供热的现状。这位业内人士说,“明着不反对,暗着也会找各种理由推迟实施。如果能按照用多少交多少热费来实施,可能供热企业会更有动力。”

  记者 叶晓彦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