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回扣门”两医院无违规 专家称监管有缺陷

2014年12月08日 2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12月8日电 (见习记者 胡佳棋)近日,浙江百余名医生陷“回扣门”事件,相关部门就此展开调查。12月8日,金华市两家涉事医院回应称,涉事药品属合理用药,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况。对于“回扣门”事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主任范柏乃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现有的医疗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近日,一篇名为《医院里的秘密——你能看的懂么?》的帖子在网络上发酵,内容涉及宁波、金华、台州等地多家医院医生的开药统方,帖子中包含8张2014年不同月份的统方表格图片,表格中将医生姓名、科室、药品名、单盒金额、开药数量、医生拿的钱悉数列出,涉事药企为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而金华人民医院、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鄞州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在内的近200名医生均在表格一列。

  “统方”是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的统计,而商业目的的“统方”,是医院中个人为医药营销人员提供医生临床用药量信息,供其发放药品回扣的行为。

  网帖中的内容直指医生拿回扣,针对这一事件,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微信号“健康浙江”发布消息,称其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药品商业贿赂案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开展药品回扣自查自纠,严肃查处回扣案件;开展行风建设教育,加强治理药品商业贿赂工作;同时加强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强化商业贿赂的管控工作。

  《通知》中说,媒体反映的情况,暴露出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统方”回扣问题。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重点科室、重点岗位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利用阳光用药工程,对医院内用药目录定期统计排名,排名靠前的药品要进行监控,对用药量大的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约谈等,进一步强化药品商业贿赂的管控工作。

  随后,宁波市鄞州区卫生局表示已责令医院对涉及的药品暂时停用。

  金华两家涉事医院回应涉事药品属合理用药

  12月8日上午,金华市卫生局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以查纠医生收受红包、回扣等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

  记者从金华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处获悉,经过初步调查核实,该院使用涉事药品的处方是合理的,无违规和超量使用情况,另外药品实际使用量与网帖中的使用量相差三分之一。

  永康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事件发生后,该院就召开了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会议,并收回了部分医务人员收受的“促销”费用,交到了纪委指定的廉政账号。此外经过专项检查,涉事的药品是属于合理用药,大部分医生并没有收受促销费用。

  宁波鄞州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院领导跟局领导都很重视,这个事情一直在调查中,涉事的医生都在约谈,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拿回扣,院领导也表示会继续调查这个事情。”

  浙江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王桢告诉记者,“已经要求各地对涉事企业所有的药品进行自查,同时对相关的单位,主要是金华、台州和宁波的几家医院,要求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检查,把相关情况报给我们。”对于调查的进展情况,王桢表示,“我还在了解情况中。”

  专家称医疗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据了解,浙江医生早在2010年就已经被曝出“回扣门”事件,而时隔四年,“回扣门”事件卷土重来,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试图揭开“回扣门”背后的原因。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都在严查医生拿回扣,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医生拿回扣,可能是一些医生内心的自律不够,但是为什么“回扣门”屡次发生,可能跟我们的制度有相关性。”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主任范伯乃认为,“‘回扣门’事件反映出医院开药拿回扣,可能是很多医院的潜规则,说明我们医疗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

  杨建华认为,“目前医生不是靠他的医疗技术、医德来提高他的收入,实际上就是靠药品和技术检查的回扣来保障医生的收入,在制度的设计方面要加强这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同时监督的制度还不完善。”

  针对如何防范“回扣门”事件的再次发生,杨建华建议,“要建立医生的诚信体系,如果医生拿了回扣,严重的人可能终生不能再从医了。”

  范伯乃建议,医院要加大监管,要对监管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让公众参与来弥补体制内监管本身存在的缺陷。

  同时范伯乃认为,“拿回扣不仅仅是医生个人的责任,相应的分管院长和科室主任应该有连带责任,这样整个医院才可能真正的狠抓回扣问题。”(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