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14年12月12日 05:38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讲述人:吴先斌 讲述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雨花台区,当年曾是南京城外发生激战的地方,如今仍留有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万人坑。在安德门大街48号,有一栋不起眼的四层小楼,楼上“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匾额被酒店饭馆的招牌包围着。走上狭窄的楼梯,可见楼道里写满了参观者的留言。馆长吴先斌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办博物馆耗费了他大量心血,甚至时常感到精疲力竭。然而看到写满墙壁的留言,想到自己的抗战博物馆让那么多人记住了八年抗战,记住了南京大屠杀,他似乎又有了无尽的力量。“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守人 抢救资料越来越紧迫

  “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无望和无救的。”走进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北京晨报记者看到,入口处墙上镌刻着田汉的名言警句。在展厅一进门的侧面,悬挂着的72张表情各异的老人照片,均为馆长吴先斌采访拍摄的幸存者照片。

  馆员张志明默默擦拭着照片上的浮尘,这是八年来他们走访过的大屠杀历史见证人,可惜其中大多数人已作古。“我觉得馆长所做的采访工作很及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视频资料。”

  博物馆展厅最里侧,三面墙上挂满了镶嵌在镜框里的“血手印”。“我们采访了全国各地500多位抗战老兵,每个人都拍下了视频资料,留下一个手印,这里只放下200多个。”张志明说,“血手印”既代表着老兵们曾经经历过的血的洗礼,也在警世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上血的教训。

  2013年12月,四位参加南京保卫战的老兵来到民间抗战博物馆,向所有南京市民敬礼道歉:“对不起,我们没有守住南京。”这成了当时轰动全国的一次新闻事件。如今,四位老兵的敬礼合影仍然挂在博物馆里,可惜其中有的人已经离世了。张志明说,这让人惋惜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抢救整理大屠杀幸存者和抗战老兵资料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

  守物 投巨资收购珍贵文物

  吴先斌是位民营企业家,在南京经营着一家装饰工厂。从2006年至今,开馆八年,以厂养馆,用他的话说,酸甜苦辣,走过了博物馆的“抗战八年”。

  吴先斌每天都要在博物馆待上六七个小时。2006年以来,这间博物馆耗费了装饰厂过半的利润,而吴先斌搜寻、维护馆藏的时间更是远远超过在厂里的时间。如今,博物馆共计有馆藏文物3700多件,抗战书籍4万余册,八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吴先斌的收藏来自民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一些不足。

  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在民间抗战博物馆的收藏中,有着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一个展柜里,放置着一个金属盒子,上面还有大小不一的几个旋钮。张志明介绍,当时收购来时,谁也不知道这个盒子是做什么用的,直到2013年的一天,一位昔日国民党将领来馆参观,看到这个金属盒子后便叫道:“这是日军的信号干扰器,我们就吃了它的亏!”原来当年日军攻打南京时,就是这电台信号干扰装置,扰乱了守军的通讯。

  在另一组展柜里,摆放了不少票据,都是南京陷落前后,国民政府要员的一些个人捐款记录,从几千元到十万元不等。张志明说,这些老票据均是从银行收购来的,反映了抗战时期全国上下捐款捐物支援抗战的情形。

  守己 只要想做就不难不苦

  八年来,知悉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吴先斌已接待参观者16万人次,更有不少日本、德国民间团体慕名前来。吴先斌感到很是欣慰,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关注这段抗战历史了。

  然而这八年吴先斌和馆员们过得并不轻松,甚至有些艰难。民间博物馆的角色尴尬,免费开放又少有资助。张志明说,虽然吴馆长有自己的企业,但经济实力不是十分雄厚。支付员工工资加上水电等日常维护成本,一年开支费用要上百万元,几乎耗掉他每年一半的收入。这还没算收购藏品的资金。

  在吴先斌眼里,“想做就不难不苦”是他坚守的信条。从收集的第一本日军小册子逐渐探知南京大屠杀史,到逐渐积累起数千件藏品和书籍,吴先斌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巨大收获。虽然现在偶尔还会为博物馆的运营感到踌躇,但看到参观者的留言留下的涂鸦,他又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么多观众的肯定,这么多人通过我的博物馆了解了一段历史,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大图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内的抗战文献墙,展示了抗战时期《新青年》等报纸刊物。

  小图为抗战老兵留在馆内的500多个血手印。

  晨报记者 王歧丰/文

  李木易/摄

  -档案

  普德寺丛葬地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胡卓然介绍,普德寺丛葬地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立碑依据是上世纪80年代初对埋尸亲历人的调查。

  据调查人之一杨心佛写的《普德寺万人坑》记载,曾目睹掩埋的王国璋老人回忆,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后,他从江北来安回来,见家里房屋已被烧光,便在附近搭了两间草房,靠种菜糊口。

  大约在1938年春天二月底、三月初,王国璋看见万国红十字会从城内各地运来被侵华日军屠杀的同胞尸体,堆在雨花台西边山沟里,在沟上挖了一个约25平方米的大坑。尸体是五个一排、五个一堆,横竖地铺在坑里,像火柴盒装火柴棒似的密密麻麻压在一起。红十字会用大卡车和小板车连续运了三四天,估计至少有几千具尸体。

【编辑:吉翔】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