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城市更名必要性究竟该用什么佐证

2014年12月19日 15:1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人工天河红旗渠,让河南林州这个名字蜚声海内外。而近日当地官方主办的红旗渠网,发出一则“民意征集”——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张家界一样给百万林州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该网站的官方背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大河报》)

  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符号,城市名称理当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然而近年来国内城市表现出“改头换面”的冲动,继而寻求更响亮的名称,早非孤立的现象,甚至已成为惟恐落后的潮流追赶,这正是林州市表达更名想法的社会大背景。

  接踵而来的改名,无疑在制造出一种庸俗化的城市经营取向。至于张家界当年之所以从大庸改为此名,固然有着为旅游产业扬名的缘由,但最大的缘由是行政区划的升级。但时至今日,把大庸更名为张家界,是否真的算成功,原地名中的文化底蕴是否被抛弃,即便在当地仍存争议。

  一个张家界,显然无法佐证林州更名的必要性。公共的城市改名事件,也从来都非只谈收益,不谈成本和风险的事情。一个城市的改名,其实非常“昂贵”。据称,一个150万人口的城市更名后,仅办理二代身份证就需耗费2000万元,更不用说其他单位名牌、路牌、公章等的更换费用。尤其是,改名很可能“双输”,不仅要支付成本,亦很可能无法真正提升当地的经济与名气。此种先例并非没有。

  这并不是说,城市就不能更名,但城市的更名举动,必须建立在笃定的客观条件和程序之上。首先,城市更名理当是一种“发展之后”的自然结果,同时,改名既不应割裂名称中文化的内涵,且成本是“最小”的。其次,城市更名应处于一种被严格约束的状态。改名前既要有科学负责任的论证,也要有广泛的民意征集。

  城市更名,兹事体大。最应该拿什么来佐证城市更名的必要性?除了经济层面上的客观审视,以及严格到位的程序,不会再有其他。所以,这则林州改名新闻中,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当地并没有直接决定改名,没有采取领导决定改名的方式,而进行了提前的民意征集。当然,有网友说,虽然林州为改名“红旗渠”征集民意的消息流传于网上,但当地政府其实并没有打算更名,它只是为了炒作,只是为了借机宣传林州。倘若真如网友这般所说,那我只能道一声“呵呵”了。□王聃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