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拿掉与改革背道而驰的“红顶中介”

2015年01月16日 10:50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一直以来,一些“红顶中介”凭借与政府的紧密关系,吞噬行政审批改革红利,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滋生腐败,成为深化改革的“绊脚石”。

  “红顶中介”指的是那些有官方色彩和背景的中介机构。他们有些原是在各地政府机构改革中转型成具有变相审批权的中介,有些挂靠在政府主管部门名下,不靠能力而靠关系揽活。有的是政府主管部门干部退休后在中介机构任职,利用行政影响力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红顶中介”与行政审批改革背道而驰。一些地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只是追求“数字成果”,审批流程看似少了,前置评估项目却有增无减。群众要想审批,得先到“红顶中介”去做评估、做鉴证、出意见。这种暗度陈仓式的简政放权,实际上是将权力从政府的“左口袋”移到“右口袋”。“红顶中介”在行政审批之外又筑起一道道门槛,截留改革红利。百姓钱没少花,路没少跑,事情照样难办。

  “红顶中介”还滋生腐败,成为向官员输送利益的腐败重灾区。有了隐形的审批权,又沾上了市场的边,“红顶中介”巧立名目,向企业收取不正当的培训、论坛、评优、买头衔等费用和高额会费,有的甚至以罚款相逼。一些官员与“红顶中介”勾结,收受贿赂;还有的官员退休后在中介机构任职,借机延续自己当官时的待遇,为高档享受消遣找挡箭牌。

  正常的中介机构连接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利于优化社会管理,延伸政府服务,完善市场体制,理应大力发展。但“红顶中介”靠关系和潜规则进行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抑制了中介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摘去其“红顶”势在必行。方法是,一方面要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在市场利益和官员权力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另外要加快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斩断腐败官员伸得过长、舍不得放权的手,在深化放权改革同时,推进中介机构产权改革,让所有中介组织下海游泳,平等竞争。   □冯国诺(北京)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