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监督企业造假的事请群众来做吧

2015年01月22日 15:5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

  政府与其自己去盯着企业,不如把对企业的罚额和对举报者的奖金定得高一些,并在保护举报者上想办法

  前些天,网友曝了一张图:陕西汉中市环保局内洒水车给空气监测设备喷水。照片的解说词已经有了,但各方配文不一致。汉台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吴某某说,这事是他干的,本想给附近树木喷水除尘,没想到设备不好操纵,把水喷到了空气监测设备附近。汉中市环保局则称吴某某认为监测设备上有灰尘,擅自对监测设备进行冲洗。

  要说责任,就在吴某某头上,但谁都能听出来,吴某某其实没啥责任,这件事看来能圆满收场了,虽然一般人很难理解吴某某的“洁癖”——把水喷到几层楼高,就为除个尘哇。

  这事也不好多说,因为中科院的研究员王跃思发话了,喷水不能降低PM2.5。不过,我觉得,可能吴某某没这么专业,他觉得喷水能让监测数据漂亮些。万一他真是这么想的呢?

  其实,不只有政府部门希望环保数据好看,企业更加希望。企业被环保部门发现超标排放,就得认罚。在直接的利益关联之下,既不想改进环保处理设备又不想挨罚的企业,就会在环保数据上“动手动脚”。

  昨天的《人民日报》是这样报道的:“一些企业从最初的偷排未达标污染物,到现在通过改变监测设备的数据,以逃避环保部门的监测、监管”。读到这里,我默默给相关企业方的智商点了一个赞,当然,对其行为我决不赞同。

  那么,问题就来了。报道中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环保部门的人不可能天天24小时在污染企业里盯着,如果环保监测人员走了如何对其监管?”

  其实,环保部门24小时盯着也不好使。 安装在企业方的自动监控设施,是由专业的维护运营公司来维护。而现在企业在监测数据上造假,不只有在设备采样管上私接稀释装置等“粗放”的手段,还有修改设备工作参数等精细化的办法。修改设备参数可能在设备出厂时就完成了,天天在企业盯着管得住吗?

  很多行业的监管都面临着“不可能天天24小时盯着”的困境。比如食品行业,每一条背街小巷,每一处窝棚。都可能成为非法加工食品的场所,哪里盯得过来?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在“24小时盯着”上用力。但有些地方的部门,一说到监管责任就说“点多面广”、“任务重人手少”,似乎机构再膨胀些就能解决问题、人手少就一定管不好。按这种思路,只会使机构越来越膨胀,但再怎么膨胀,也盯不死那么多地方。

  更好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要有新思路。比如,一些国家鼓励企业员工举报食品企业的安全问题,一方面立法保护举报者,一方面对举报者予以重奖。这让政府的监管变得不那么沉重,也能够腾出精力去做该做的事。事实上,资料显示,全球食品安全案件大部分都是社会举报的,由政府部门发现的很少。政府与其自己去盯着企业,不如把对企业的罚额和对举报者的奖金定得高一些,并在保护举报者上想办法。企业内部员工等各方民众,对企业的行为比政府部门了解得更多、更清楚,请他们看在钱的分上“揭短亮丑”,这应当比政府自己全天候盯着企业要容易一些。当然,对民众的奖励、保护承诺一定要兑现。邓辉林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