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洋垃圾拆解小作坊屡禁不止 污染环境工人易患硅肺病

2015年04月08日 17:22 来源:瞭望  参与互动()

  治理“洋垃圾”拆解小作坊

  联合国一份关于中国电子垃圾的调查报告显示,被称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的广东贵屿,当地小作坊的拆解方法极易使拆解工人患上硅肺病,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铅和钡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十年来,为整合关停进口固体废物拆解小作坊、逐步推行圈区管理,各地政府下了不少功夫。然而,本刊记者日前在天津、浙江、广东等地采访发现,一些地区循环产业园区周边依然小作坊林立,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亟待治理。

  圈区外拆解小作坊林立

  从村口进入村庄,不见居民居住的小院,主干道两旁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场,一家挨着一家,有的门开着,有的院门紧锁。站在门口向里看,废旧电线、电机成堆地堆放在露天院落没有硬化的地面上,几个工人坐在固体废物堆中,用简单工具手工剥除电线外皮,还有的在焚烧一些废物,冒着黑烟。

  这是本刊记者日前在天津静海县子牙镇大邀铺村看到的景象。与工人交谈得知,这些废物都是进口来的。大邀铺村被工整地分为废旧拆解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工作区”面积更大一些,主干道两边有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小作坊,十分壮观。

  在一个较大的作坊内,3位工人正在露天点火焚烧作业,气味有些刺鼻。交谈中,记者得知,他们来自黑龙江,正在焚烧的是美国进口的废铝制品,通过熔化上面附着的塑料进行简单拆解分离。当记者询问这样拆解,当地环保部门会如何处罚时,其中一位中年男子说:“检查的时候我们就低调一些,在这里干了十多年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距离村子几公里外,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循环产业园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这里也是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园区和天津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当地对进口废物拆解实行圈区管理,对大量小作坊进行了整合,“园区外不允许而且也已经几乎没有私开的进口废物拆解作坊了”。

  无独有偶,在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外同样是废物拆解小作坊林立。记者驱车进入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的几个村落,村道两旁几乎全是加工进口废物的拆解作坊,院内工棚看上去低矮破旧,一些较大的作坊内还有货车在装卸废电线等原料。据当地政府介绍,这里拆解的主要是废旧电线和电机,拆解户约有1000户,多为家庭式作坊,规模小、拆解技术落后。

  小作坊拆解危害深远

  由于小作坊货源渠道不易管理、拆解工艺水平低下,无论加工国家禁止进口的还是批准进口的废物都容易对环境构成危害。我国自2002年将浙江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列为试点后,逐步整合关停进口固体废物拆解小作坊,并探索圈区管理。十余年来,多地先后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圈区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一些地区小作坊林立的现象不仅没有消失,还通过不断搬迁呈现更加隐蔽、分散的趋势。

  广东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的多名住户反映,小区居民长期被焚烧电子废弃物所产生的“毒气”笼罩,气味刺鼻,甚至半夜被熏醒。清城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不少拆解户用露天焚烧的方式烧掉塑料,为躲避环保检查,一般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烧,点完火就跑,隐蔽性强,作案时间短,查处难,屡禁不止。

  浙江宁波慈溪市原来也有很多加工进口废旧塑料的小作坊。记者近期夜访了几个过去小作坊林立的村庄,但均未发现拆解场地。当地知情人透露,由于查处严,一些拆解作坊不干了,还有很多搬去了余姚市。

  联合国一份关于中国电子垃圾的调查报告显示,被称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的广东贵屿,当地小作坊的拆解方法极易使拆解工人患上硅肺病,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铅和钡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汤桂兰表示,焚烧电线等会产生二恶英、芳香烃类等有毒物质,容易引发癌症。天津市环保局固体废物与污染管理处处长袁倩也表示,废塑料等如果露天存放,经过雨淋,可能会有一些杂质被冲洗至环境中,对地表水、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治理拆解小作坊需“内外兼修”

  记者在天津、浙江、江西、广东等地采访了解到,目前各地建立的循环产业园区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从地面硬化、顶棚搭建到统一的污水甚至危险废物处置系统都很齐全,固体废物拆解企业要想取得资质,还要通过严格的环评检测。同时,不少地方的海关、检验检疫和环保部门也已进驻园区。

  天津海关贸易管制科科长李鑫介绍说,自2010年5月1日起,天津口岸进口的所有第七类固体废物集中转运至子牙园区办理报关、报检等手续,随后又进一步开放第六类固体废物在子牙园区的进口业务。目前,天津口岸进口的所有废旧机电都先进入园区报检入境,从源头上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当地拆解企业从进货到加工都应该在园区里完成,但为何园区外小作坊林立的现象屡禁不止呢?

  天津小邀铺村的小作坊王姓老板和隔壁的元姓老板告诉记者,入驻子牙园区买地、上设备要花费上千万元,即使前期投入拿得出来,但废旧机电拆解时下行情不好,入园并不挣钱。广东贵屿的拆解户说,当地园区内60平方米的厂房每月租金高达2.6万元,根本承受不起。海关总署缉私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他们的调研,目前国内园区普遍存在收费太高的问题,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和小作坊拆解户等入驻园区。

  而与入区成本高相对应的是,目前拆解户对于圈区管理的认识普遍不足。按照我国对进口废五金类企业的考核要求,废原料、拆解产物及残余废物不得露天堆放,应分区贮存。但记者看到,小邀铺村元老板的院子里各种废旧电线、五金甚至国内的废电路板都露天堆放。他认为自己没有烧线、地面做了硬化,也没走私,“凭什么说我不合格?”不过,实行圈区管理后,天津进口的废旧机电要统一先进入园区,所以他只能转而从上海等地进口货物。

  我国对进口废物实行许可证制度,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小作坊都明显不符合环评规定,其货物来源存在冒用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嫌疑。有关人士认为,治理小作坊,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断绝“洋垃圾”走私渠道,堵住违禁洋垃圾流入小作坊,即从源头断其“原料”;另一方面,要加大圈区管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吸引小作坊进入循环产业园区。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认为,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走私和冒用许可证的行为,国家也应对园区有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适当加大补贴,圈区管理产生的费用一部分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他说,“企业愿意入园、入园后能管理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造成的污染才能真正改观。”(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参与采写记者刘茁卉李芮关桂峰李鲲王俊禄赖雨晨覃星星袁慧晶)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