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新昌大佛龙井茶香溢 “创新”打造金名片

2015年04月08日 19: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新昌4月8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婕)一大早,浙江省新昌县镜岭镇的炒茶工盛伟永、盛毅永两兄弟赶到了位于县城里的中国茶市。今天,2015年中国茶叶大会第九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这里开幕。盛伟永获得了本届大佛龙井茶王大赛的第一名。总结原因,盛伟永说了“创新”二字。

  盛伟永今年43岁,有着20年的炒茶经验。用他的话来说,自小便伴着茶香长大。

  当时,新昌茶农们做的都是被称为“绿色珍珠”、长期出口、久负盛名的圆形绿茶——珠茶。可是,随着改革开放,茶叶统购统销取消,茶农们一夜之间陷入了“新昌茶叶该何去何从”的困境。

  一番思量过后,新昌人开始解读起了茶叶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茶农们开始发展名优茶,从杭州请来师傅学做扁形茶,将圆形的珠茶改为扁形的龙井茶,而大佛龙井也在那时应运而生。

  绿水绕青山,十里闻茶香,成了新昌县的写照。盛伟永便伴着这一股茶香生活,与家人一起在新昌县的穿岩十九峰附近,经营着几百亩茶园。

  每年春茶上市,盛伟永总是格外忙碌,除了要采青叶外,还得忙着炒茶以及销售。

  3年前,盛伟永的茶园被新昌一家茶叶公司看中,最终几百亩茶园全部承包给了这家公司。

  “现在有了公司统一的品牌,而不是自产自销的小模式,我觉得对大佛龙井整个品牌来说,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公司收购青叶比当初自采自销得来的收入还要多。”盛伟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后表示。

  茶叶销售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为盛伟永带来了更多闲暇时间,他可以一门心思放在炒茶技艺上。

  这一次,盛伟永可以说是满怀信心前来。摊青、杀青、揉捻、烘培等炒茶工艺吸引了许多围观者。最终,凭着一锅形状扁平、色泽匀润的茶叶,盛伟永获得了第一名。

  “炒茶叶凭的是经验,我只是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盛伟永谦虚地表示。

  事实上,这只是新昌茶叶创新的一个缩影。

  现在,走进新昌的茶园可以发现,可以看到茶产业链上的一系列“新昌原创”的技术创新。

  众所周知,春茶好喝但却难以储存,时间一长容易变质。新昌一家公司便发明了茶叶常温杀菌保鲜剂。通过发明一体化便携式脱氧保鲜包装,使春茶在常温下可以保存18个月。更有意思的,新昌还有一家公司为了做深茶产业链,还将茶叶做成了胶囊“裹”着药吃。

  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该县政府的保驾护航。

  “在茶产业发展中,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服务。”新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柴理明这样表示。

  记者了解到,新昌县近年来格外重视科技的创新。

  1月22日,在该县名茶协会成立20周年报告会上,柴理明以“创新突破,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为题作了关于茶产业的报告。

  柴理明表示,要推动茶产业的创新发展。开拓视野,找准差异,在品种选择、产品开发、技术改进等方面积极创新,进一步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引进和开发新产品。

  柴理明的一番话,也持续推动了该县茶产业的创新之路。

  “新昌县有很好的科技政策,激励了企业的创新。”一家茶企负责人提到。对此,该企业在2010年开始从事茶叶生产,开发小包装品牌包装,在与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下,取得了诸多创新。

  如今,新昌“创新”的推动下,该县43万总人口中,有18万人吃的是“茶”这碗饭。该县的茶叶产业年产值达到了20亿元。“大佛龙井”品牌价值达到22.99亿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从种茶到卖茶,从茶机生产到茶旅游开发,新昌用“创新”二字打造了一张金名片。

  新昌茶叶的“创新”还在路上。

  去年年底,新昌县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该省首个县域综合性的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今年2月,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叶强县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五年新昌茶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出从今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昌茶产业发展等。(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