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三江源平均载畜压力指数降低 草畜矛盾趋缓

2015年05月22日 22: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西宁5月22日电 (张添福)记者22日根据最新发布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05-2012)生态成效综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现,该生态工程实施期(2005-2012年),三江源区域平均减畜比例超过20%,平均载畜压力指数(即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的比值)降低了36.1%。

  青海三江源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据遥感和地面联合监测,三江源草地退化的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已基本形成,而20世纪70年代至2004年期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面积高达36%。

  《报告》显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前(即1988年至2004年)的三江源区草地平均产草量为553千克/公顷,草地总体超载1.42倍,而冬春场草地超载2.5倍。

  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期(2005年至2012年)草地平均产草量为694千克/公顷,通过在退化严重地区实施的“生态移民”和减畜工作,平均减畜比例超过20%,“草丰、畜少”的共同作用下,草地载畜压力指数明显下降,平均载畜压力指数降低了36.1%。

  青海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负责人表示,三江源区草地载畜压力明显减轻,一是气候变化和人工降雨导致草地生产力提高,使草地的理论载畜量有所增加,二是大幅度的减畜工作使得草地实现载畜量明显下降。

  “三江源区域草畜矛盾趋缓,使得草地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恢复状况好于全区。”该负责人评价说。

  中国政府分别在2005年和2014年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和二期工程。其中一期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