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哈边境新疆兵团团场汉哈两族职工的“塔门”

2015年06月12日 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12日电 题:中哈边境新疆兵团团场汉哈两族职工的“塔门”

  作者 杨东东 赵丽华

  在中哈边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九连,住着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哈萨克族职工扎满·叶西木拉提,他友善好客、乐于助人的品行成了当地促进民族团结、兵地融合的典范、桥梁和纽带,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塔门”(哈萨克族语:好朋友)。

  扎满家原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小的时候因家庭条件不好,没上过几年学,也没有找到好的工作,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贫。

  1992年1月是扎满人生的转折点,与库勒拜乡近邻的一八五团九连职工江玉因扩展养殖缺人手,面向哈巴河县招养殖技术人员,幸运的扎满抓住这次机遇,携着妻儿踏上了让他日后倍感骄傲的旅程。

  尽管刚来到一八五团九连住的是土块房子,日子过的清苦,但这些并没有打消掉扎满高涨的热情。在扎满科学养殖下,江玉的羊获得了丰厚的收入,扎满也因此被一八五团畜牧站聘请代养“种公羊群”。

  几年下来,扎满家里的条件逐年好起来,还盖起了新房子,并且凭着自己的出色表现,扎满被连队吸纳为职工,成了九连唯一一名哈萨克族职工。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扎满秉承着哈萨克民族的优良传统,待人友善好客,也充分吸收当地汉族人的优良品行,凡事讲原则、讲团结,凡事讲和气、识大体,凡事顾大局。

  由于九连和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乡毗邻,连队职工与哈萨克牧民间会由于牲畜误食了农作物经常引起一些冲突。在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扎满总是站在公平公正、团结和解、友好相处的角度,做“正义的翻译人”和“矛盾的调解人”,积极的给哈萨克族牧民做思想工作,帮助连队调解难题。

  因为扎满的积极参与,和善调解,类似的纠纷总能圆满解决,久而久之,扎满成了链接兵地哈汉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成了哈萨克族牧民的“娘家人”,只要出了大事小事,大家总要请他出面。

  每年秋收季节,正是连队职工最繁忙、最缺劳动力的时候,连队就找到扎满,希望他联系附近的哈萨克族牧民支援连队秋收工作,他爽快答应马不停蹄地四处张罗给连队职工雇工秋收,成了汉哈两族之间的“雇工联系人”。不仅解了连队燃眉之急,而且还让牧民朋友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双方的尊重和信赖。

  至今,扎满在一八五团安家定居已经22年多,每当哈萨克牧民遇到旱年饲草不足,总是请扎满到连队联系购买秸秆饲草,解决牲畜冬季饲草储备不足困难,这种关系也进一步增进了兵地融合发展。

  2013年,连队职工瞿世明和刘水泉想要贷款买羊,扎满知道后主动找到两人,及时解决了两家的难题。

  瞿世明和刘水泉当年养羊获益,不仅还上了借款,还略有盈余,3家成了相互走动、经常往来的“塔门”。

  扎满经常说,哈萨克族人亲善友好,汉族人热情重谊,大家生活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相扶相依、相濡以沫、情同手足,这样共同的生活才更美满幸福。(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