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资深缉毒警惊险幕后故事:如刀尖上行走

2015年06月26日 14:3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记者专访资深缉毒警探 讲述惊险的幕后抓捕故事

  神秘缉毒警 刀尖上行走

  有时是酒店“服务员”,有时是“出租车司机”,有时是进出娱乐场的“黑老大”……他们根据案情需要随时变换着各种身份。他们不是演员,而是行走在禁毒一线的民警,每天面对的多是组织严密、携藏枪械的贩毒分子。

  2014年,本市破获毒品案件3400余起,同比上升51.7%,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同比上升51.4%,抓人、破案增幅排名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破获毒品案件1000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100余人,查获涉毒人员4900余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缉毒民警一次次直面危险,一次次的刀尖行走。

  “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侦查大队的资深警探,为您讲述在禁毒战线上不为人所知的幕后故事。

  情景1 跟踪两个月后 锁定毒品藏匿地

  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侦查大队负责全北京市大宗、团伙类毒品案的侦查工作,副大队长王兵(化名)今年35岁,已经在禁毒一线工作了12年。

  王兵介绍,吸毒摧残的是人的意志,一旦沾上毒品,就很难摆脱。现在不单是有钱人,甚至一些农民工、无生活来源的人也吸毒,且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毒品形式更加隐蔽,外包装伪装成奶茶甚至藿香正气液等,互联网涉毒也日益增多。

  “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前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摸排侦查。过程短的一两个星期,长则有一二年。”王兵说,毒品案件不同于刑事案件,更需要民警具有高度的事业心,“缉毒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有些毒贩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今年4月,侦查员经过前期2个月的跟踪,终于锁定了嫌疑人李某的毒品藏匿地。此人反侦查意识特别强,而且还练过武术。在经过一系列的案情研究之后,专案组决定在某天晚上对其进行抓捕。

  入夜,侦查员悄悄跟着李某,来到大兴区某村的一个出租房附近,侦查员们寻找许久的毒品就藏匿在此。“李某行动特别小心,每走几步就回头查看是否有人跟踪,也给负责盯控的侦查员带来了压力。”凌晨1点多,侦查员化装成村民潜入出租房的附近。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当时也不能把大量警力布置到毒贩的房子附近。

  终于,李某在十几分钟反复查看周围情况并认为安全后,准备拿着毒品离开。“人赃俱获!行动!”在楼道中负责截堵的两名侦查员迅速上前。

  因为楼道光线阴暗,熟悉地形且练过武术的李某,对第一个上前的侦查员偷袭,一脚踹在其面部,“当时就挂了彩,但我们的侦查员没有退缩。” 穷途末路的李某疯狂挣扎反抗,在楼下的侦查员迅速接应,大家合力成功将李某抓获。

  顺藤摸瓜,侦查员根据线索发现了李某的上家。这是一个架构专业严密的组织,有负责看守、接线、运输及见面交易的马仔,老板坐镇云南遥控指挥,毒贩分布北京、河北、吉林、新疆4地,而团伙的“骨干力量”则潜伏在北京。

  经过分析后,警方立即决定联合其他4地警力进行联合抓捕。当天,5地警力同时集结,一举查获运毒车辆4部,冻结毒资200余万,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

  情景2“毒贩又咬又踹,我只能死死抓住腰带”

  一些影视剧中经常会有警察与毒贩周旋的场景,比如警察化装成黑社会大哥,后面跟着几个马仔,关键时刻,警察快速致敌,显得特别“帅”。事实上,现实中侦查员大多是单枪匹马地与毒贩过招。

  作为副队长的王兵,为了拿到最直接的犯罪证据,曾多次单独深入敌巢。

  在一次实施抓捕过程中,王兵曾直面一个身高将近一米九的毒贩,并与其直接“交手过招”。

  仗着自己的身高优势,毒贩起初没把王兵“放在眼里”,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与毒贩有着十多厘米身高差的王兵,动作干净利落地擒住了毒贩的胳膊。

  狗急跳墙的毒贩除了用脚使劲踹,俯身就对王兵的手狠狠咬了一口。“我当时真的一点儿劲儿都没有了,为了不让他逃跑,我只能死死拉着毒贩的腰带。”

  王兵说,当时那几分钟,感觉特别漫长,“我的裤兜里的手机一直在响,我知道我的同事也在找我,还好他们及时赶来了,受伤流血也不算什么,对我们警察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

  情景3 家门口乔装蹲守 俩月后妻子才发觉

  毒贩们全国流窜,无论何时何地,接到线索,说走就走。遇上要蹲点侦查,不能回家也不能正常跟家人通电话。

  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侦查大队的民警大部分都比较年轻,刚结婚或有孩子。孩子没空带,家人没空陪,有任务需要去外地,一呆就是几个多月。有的时候,民警“走的时候孩子还在肚子里,回来,孩子已出生了”。

  “队里的一位民警,在自己家小区化装侦查,蹲点守了2个月,愣是一次家都没回过。”王兵说,当时这位民警穿着脏旧的衣服,卷着裤管,“他媳妇儿从跟前路过几次都没有认出来。最后一次,他媳妇是听着说话声音像,扭头一看,真的是自己老公。”

  当时民警的妻子一句话都没说,转身哭着上楼拿了一些饮料下来给民警们喝。王兵回忆说,这个过程没有责怪、埋怨,只有牵挂和关心……

  “在旁人眼里我们是神秘的,但事实上我们也是普通人,”王兵说,每每想起这个事儿,他的心里都有无限感动。他告诉法晚记者,队里的民警一般一星期回一次家,有任务时,回家的间隔会更久一些,最长时有的民警3个月都回不了家。每一个案子的背后,除了民警的汗水,家属也承担了许多许多。

  情景4 齐腰长发女侦查员 敲开毒贩大门

  齐腰的长发,凹凸有致的身姿,初见小魏的感觉给人眼前一亮,“也太漂亮了吧!”1985年出生的她看上去更像“90后”。如果不说,她给旁人的第一眼印象可能只是“一位时尚女郎”,但她的真实身份却是一名缉毒侦查员。

  “女侦查员可以降低毒贩的警惕性,能近距离地接近嫌疑人。”小魏告诉记者,根据案情需要,她经常会跟男同事假装情侣或者夫妻,互相打掩护。

  比如,在进入酒店盯控毒贩的时候,男民警出马就容易引起怀疑。在一次抓捕一名外籍毒贩的行动中,就由小魏负责跟踪。“我当时从大堂开始跟他进入电梯,毒贩按了6楼,我就假装打电话,等他先走。随后尾随,顺利获知他进入的房间号603。”

  那么,房间里有几个人就成为接下来侦查的内容。因为刚刚已经和毒贩打过照面,小魏在走廊中把原本扎着的头发放下来,把原来的外套一脱,不到1分钟即换了一副全新形象。

  她淡定走到603门口开始敲门,“对方开了一个门缝,但已经足够我看清里面的人数。”所有侦查信息已经实时传递给其他侦查员。

  “我基本上扫一眼就能把车牌号完整记下来,”小魏说,这是一个侦查员必备的技能。 (记者 王子薇)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