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库车维吾尔族夫妇十五年让戈壁滩变“桃园”

2015年08月03日 12: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疆库车维吾尔族夫妇十五年让戈壁滩变“桃园”
图为吐尔逊?米吉提夫妇俩在自家的桃园里。 范红英 摄
图为桃园一角。 范红英 摄
图为桃园里的休息区。 范红英 摄
图为桃园里的休息区。 范红英 摄

  中新网库车8月3日电 (范红英)位于新疆库车县城6公里处的戈壁滩上,有一个四星级的旅游度假村,走进大门,郁郁葱葱的桃树、沙枣树、葡萄树、杏树及花草掩映着各式的民族式阁楼、喷泉、假山、游泳池……若不是远处隐约可见的戈壁滩,置身其中恍若江南水乡。

  这个度假村的名字叫“桃园”,主人是一对维吾尔族夫妇。8月3日,记者走进这座度假村,见到了男主人吐尔逊·米吉提,他告诉记者,15年前,他承包了200亩的戈壁滩,挖地窖、修水渠、治沙、栽树,15年过去了,200亩的戈壁滩变成了花草盛开、果树茂密的农家乐休闲庄,圆了夫妇俩的“桃园”梦。

  今年已经68岁的吐尔逊告诉记者,当年自己想要在戈壁滩上种树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父母认为在戈壁滩上种树的想法一定是脑袋傻掉了。

  尽管父母不同意,但吐尔逊夫妇一商量,决定还是先干起来再说。为了凑资金,夫妇俩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卖了所有的首饰,带着四个孩子在戈壁滩上搭起帐篷住了下来。

  妻子海里切木说:“那时的生活真的特别苦,一阵风刮来,棚顶被吹跑了。没办法,就挖地窖,一家人在地窖里住了三年时间,孩子们晚上都不敢出去。”

  戈壁滩上没有水,没有树,夫妇俩就想办法引水。吐尔逊找人修建了五公里长的水渠,戈壁滩上全是石头、沙子,没法栽树,吐尔逊就住在了水渠闸口旁,把那里沉淀的泥土运进园子里栽树、种花。

  水引来了,泥土的问题也解决了,虽然问亲戚借了一部分钱,但是需要投资买树苗、修建园林的资金远远不够,夫妇俩一咬牙,又在银行贷了200万元用来种树、修建园林。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吐尔逊告诉记者,尽管如此辛苦的工作,还是遇到了困难,银行追账、亲戚催还钱,压力非常的大。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

  一位叫吴明的汉族朋友向他伸出了援手,他出资在吐尔逊的园子旁建起了两间砖房,让吐尔逊一家人住了进去。

  吴明说:“吐尔逊夫妇不容易,就像愚公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引水、运泥土、栽树,我特别佩服。看着他们一家人还住在地窖里,我确实心疼,就想帮帮他们。”

  从此以后,他们成了亲戚,有什么困难也会相互帮助。吐尔逊说“多亏了我这个汉族朋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他是我们一家人永远的朋友。”

  如今,“桃园”的固定资产达6000万元,种植了20万棵各种果树,解决了67名青年就业,每天可以接待疆内外、国外游客700—1000人左右。2012年,它还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

  今年36岁的尼亚孜·艾力是去年应聘到桃园工作的年轻人,尼亚孜告诉记者,这里周末、节日的游客特别多,在这里吃饭,钓鱼、游泳,园子里的水果、蔬菜可以自己摘,这里还有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大礼堂,经常有人在这里举办婚礼。

  尼亚孜·艾力说:“我们在这里包吃包住,最高工资在5000元左右,最低工资也在2000元,老板一家人非常好,我们也工作的很开心。”

  当记者好奇的问起“桃园”的命名,吐尔逊说:“我喜欢桃树,库车土桃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所以我要多种一些桃树,十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辛苦,现在我的桃园里有1000棵土桃树、10万棵沙枣树、5000棵葡萄树和一些杏树、樱桃树等,所以取名“桃园”。

  现在,吐尔逊夫妇的四个孩子都已经工作,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回到桃园帮助父母干活,三儿子拜合提亚尔·吐尔逊还接手了父母的桃园。

  吐尔逊说:“老伴跟着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孩子们长大了,我们可以轻松了,去年银行的所有贷款都还清了,让孩子们接着努力吧,把‘桃园’打造成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农家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