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奶奶误将杀蟑药当感冒药 2岁孙女服下命悬一线

2015年09月09日 16:14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 
奶奶误将杀蟑药当感冒药2岁孙女服下命悬一线
女童误食的杀蟑药。

  奶奶误喂杀蟑药 两岁孙女命悬一线

  的哥帮忙联系交通电台和医院,争取抢救时间

  -记者 朱丹华/文 叶诚/摄

  福州晚报讯 奶奶误将杀蟑药当成感冒药给两岁多的孙女服下,女童口吐白沫,送医抢救时已经心肺衰竭。昨天上午,榕城的哥陈东在街头看见奶奶抱着女童焦急拦车这揪心的一幕,帮忙联系交通电台和医院,为女童争取抢救时间。

  奶奶误将杀蟑药

  当成感冒药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闻讯赶到福建省立医院急诊中心,女童刚被送进抢救室抢救,口鼻处插着呼吸管,昏迷不醒,孩子的父母陪在床前忧心忡忡。

  他们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昨天上午七八时许,当时只有祖孙两人在家。孩子两岁九个月大,这几天有些感冒流鼻涕,家人给她买了“三九清热颗粒”。昨天上午,60多岁的奶奶将药剂冲泡给孩子喝,没想到孩子竟出现中毒症状,不久便口吐白沫。仔细一看,孩子吃的根本不是感冒药,而是杀蟑药,名叫“三利杀蟑饵剂”。孩子的奶奶看见“三”字,就想当然以为是“三九清热颗粒”冲给孩子喝了。

  孩子的父亲潘先生在长乐工作,听到消息马上赶回榕城。

  奶奶抱女童转院的哥热心帮忙

  他们家住晋安区鹤林新城。事发后,奶奶就近先送孩子到二化医院,而后决定去省立医院。昨天上午10时许,榕城的哥陈东经过二化医院门口,看见这名奶奶抱着女童正在焦急拦车。“当时孩子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发出‘嗯嗯’的声音。我赶紧拉上她们往省立医院赶,孩子的奶奶一边催我‘快快快’,一边自责,让人看了心里都难受。”陈东说。

  想到路况复杂,孩子的情况又紧急,陈东联系了福州876交通之声广播电台寻求帮助,省立医院获悉情况后,也提前做好接诊准备。所幸一路顺利,车子花了大约10分钟就抵达省立医院。

  杀蟑药成分疑是“吡虫啉”

  医生希望知道孩子误食的杀蟑药的成分,以便准确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孩子的奶奶又赶回家找到给孩子误服的杀蟑药包装小袋送到医院。然而,这个银色方形塑料袋上只重复印着“三利杀蟑饵剂”的字样,并没有写药品的成分。潘先生说,这包杀蟑药是很久以前从地摊上买来的,他也记不清买的时候是否有外包装盒,只知道这药杀蟑螂效果不错。

  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三利杀蟑饵剂”生产厂家——沈阳大连三利消毒有限公司,该厂胡经理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该厂生产的“三利杀蟑饵剂”的主要成分是吡虫啉。吡虫啉属于一种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误食一袋(10克)后如果催吐或及时洗胃,一般不至于造成严重伤害,不过误食者的中毒程度与其年龄密切相关,幼童误食后的症状会较为严重。吡虫啉没有解毒特效药,有25天的代谢周期。

  胡经理表示,该厂的杀蟑药有销往福州地区,不过现在市面上很多商家生产与该厂家完全同名的药物。

  女童尚未脱离危险

  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医生。这时已下午5时许,孩子经过催吐和洗胃,依然神志不清,转入医院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她脏器内的毒素还未完全排出。孩子的奶奶眼眶发红坐在椅子上守着。

  截至昨晚9时许,孩子还未脱离生命危险。孩子的父母将在重症监护室门口过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钱欣医师表示,要观察两三天后才能明确排毒效果。

  □小贴士

  孩子误食药物

  这样急救

  省立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钱欣医师告诉记者,遇到孩子误食药物,若孩子神志清醒愿意配合,家长应立即催吐。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将手指伸入孩子咽部按压,迫使其呕吐;第二,给孩子喝大量水催吐。不过这两种办法如果操作不当,都可能无法奏效,喝水如果催吐不出,还可能帮助误食物体进入肠胃。

  有些孩子中毒后会抽筋,家长可用筷子缠上纱布,让孩子咬着,以便保护孩子的口唇不被咬伤,但是不能强制压迫孩子的四肢,以免造成脱臼。如果孩子呼吸骤停,家长应立即为孩子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昏迷,家长只能尽快拨打“120”,等急救车来,不建议家长自己抱着孩子跑。因为有些孩子中毒后可能呕吐,被慌乱抱着跑,可能发生呕吐物倒灌气管造成窒息的风险。

  钱欣主任表示,医院对不同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常规方法有催吐、导泄、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等。地摊上买的杀蟑药还可能混合一些不同的物质,即使是低毒,幼童大量摄入后也可能造成呼吸循环损伤、脑损伤、脏器损伤等严重后果。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