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钱管、管不住:社会对“武疯子”监管几成真空

2015年10月11日 09:1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漫画/高岳

   今年7月7日凌晨2点到7点之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接连发生4起火灾,3辆轿车及多辆电动车被烧毁,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肇事者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

  存在严重暴力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被俗称为“武疯子”。相对于毁坏财物,“武疯子”恶性伤人事件更加令人感慨。今年8月20日,廊坊市永清县别古庄镇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男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挥刀砍向路边群众,造成两死一伤,其中一名死者是行凶者的母亲。

  有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近千分之十三,其中30%有主动攻击倾向,精神病人暴力事件每年造成的严重肇事案件超过万起,三成是杀人、伤害等严重暴力案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武疯子”的家人没钱管,而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相关部门和社区不敢管,致使社会对“武疯子”的监管几成真空。

  与其等到悲剧发生后才亡羊补牢,不如将监管重点从事后强制医疗移至事前预防。有法律专家指出,在秉承法治原则和人道精神下,亟须由公安、卫生、民政、残联等政府部门联合建立遍及基层的高危精神病人治疗监管体系,才是应对“武疯子”毁财伤人案件的治本之策。

  无钱管:医疗救治乏力

  今年1月2日,承德市宽城县一钢厂车间内一名工人手持两米多长的铁棍在车间挥舞吼叫,将门窗玻璃、工具箱等砸坏,并一度闯出车间,见人就打。警方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其制服。经查,当事人任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系在上班期间突然发病。

  明明患有精神病,为何还要上班工作?这起事件发生后,任某的不少工友针对“武疯子”的监管问题都表示,“武疯子”就应该呆在家里,以免出门伤人。而作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第一监管人,他们的家人却有一肚子苦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人,其中55%以上为贫困人群,就诊费用成为限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的“拦路虎”。这一部分人行凶杀人、寻衅滋事等案件频频上演,成为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非定时炸弹”。

  由于精神疾病诊治时间长、费用高,很多家庭没有能力将家中的病人送医治疗。“一般来说,精神疾病的治疗时间最少需要3个月,住院一个月往往要花费几千元。”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是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该院一位负责人表示,有很多精神病人住院很短时间就匆忙出院,“主要就是因为患者家里没钱”。

  事实上,精神病患者大多已经成年,家属要照顾病人大多没有时间外出挣钱,如果一个家庭有人患上暴力性的精神疾病,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一个村庄或社区出现“武疯子”,当地治安势必面临不稳定因素。出于经济条件的束缚和周边环境的压力,为了不让精神病患者惹出事端,很多家人将他们“囚禁”起来。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对重症精神病人事实上的放弃,恰恰成为患者家人无奈后的惟一选择。

  没有钱的问题不只出现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在宽城县发生的几起精神病人闹事事件发生后,精神疾病患者被身边群众或警方控制住,在当地公安机关的介入下,都被送往就近的精神病医院进行医治。然而,目前各地相关医院的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主要症结在于精神疾病收治救助体系并不完善,精神卫生医疗支出相对不足。

  据了解,河北于2006年建立起“全省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目前纳入该系统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将近20万人。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2010年12月,河北全省只有149所精神卫生机构,其中精神专科医院65所,综合医院精神科78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空白区”仍有68个县区。

  值得一提的是,与严重短缺的精神疾病卫生机构相比,河北省至今没有一家承担着精神疾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之间的过渡机构,而这类机构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性不亚于治疗过程。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类精神疾病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但我国对精神卫生的投入仅占卫生总投入的1%左右。以1%的投入负担占所有疾病20%的精神障碍,结果就是精神医院开放床位数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总数之间的差距日益悬殊,即便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也只有四分之一有机会接受正规精神医疗服务。

  “精神卫生机构以及社区性质的康复机构投入大、收益小,很难依靠社会力量介入。”这位负责人坦言,由于地方财政力量有限,通常只能保证精神疾病救治的重点投入,很难实现基本的区域和人群覆盖。

  管不住:缺乏有效办法

  由于缺乏必要医疗诊治、异常情况难以预测,“武疯子”正在成为农村重特大刑事案件频发的主体。石家庄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相对封闭的农村,“武疯子”的侵害对象多为行为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乡邻,在本地会造成恶劣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

  今年1月22日,承德市宽城县龙须门镇29岁的村民刘某在家精神病复发,持刀乱吼乱叫并夺门而去,其家人见状赶紧报警。随后,刘某被警方制服并送往精神病医院。面对身强体壮又持械乱闯的刘某,他年迈的父母着实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现有的精神疾病收治体系根据不同职能分为三大类别。卫生系统所属的精神卫生中心,承担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任务;民政部所属的康定医院(或称福利医院),负责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的治疗,以及收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患;公安部门所属的安康医院,强制收治触犯刑律的精神病犯人。

  为了避免“武疯子”对社会造成危害,新刑诉法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一般来说,安康医院及其他一些强制医疗机构对肇事病人实行强制治疗。

  按照新刑诉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强制医疗对象只能是涉案的“武疯子”,强制医疗由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将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送交强制医疗。但是,相关法律关于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对于将精神病人交付何机构、收治强制医疗的医院资质等都没有明确规定。

  尽管对“武疯子”的强制医疗从“行政化”走向“司法化”,但几则简单的法条并不能完全解决强制医疗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司法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难题。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作的工作报告中表示,对1453名实施暴力危害社会、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对照全国“武疯子”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仍有相当多的严重暴力犯罪的精神病人并未被强制医疗。

  2008年5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开启“解锁工程”,对因病只能被“囚禁”家中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主动救治。截至目前,百余名长期被铁链、铁笼等关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了免费治疗。然而,得到救助的仅仅是幸运的少数人,尽管医院已尽全力,从效果来看依然式微。并且随着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这种“杯水车薪”的公益却面临尬尴。

  2013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精神卫生法强调自愿原则,明确精神病人自己决定接不接受治疗、什么时候出院,医院不得不考量主动“解救”精神病人,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由于并非法定的送医主体,加之缺乏必要的医护人员和后续经费等问题,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以及其他一些医院的“解锁工程”几度中断。

  实际上,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办法,强制医疗面临诸多难题,精神病医疗机构的公益项目无法普及,这些对“武疯子”的刑罚以及监管只能事后补救,不能实现提前防范,效果极为有限。在单方事后监管模式下,导致很多“武疯子”陷入“发病——治疗——出院——发病”的怪圈循环中。

  事前管:重视社区监控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这其实延续了过去精神病人治疗“家庭为主,政府为辅”的思路,虽然符合我国传统,但正如之前所述,在实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实际上,目前来看,在对“武疯子”的监管上,政府和社区的力量显然没有起到理想的作用。

  造成承德市双桥区4起火灾的景某是一名间歇性精神障碍患者,他的病情时好时坏,一犯病的时候就可能出来点火,这几年来已点火多起,警方也曾多次介入,但因其是精神障碍患者均被免于刑事责任。据警方调查,景某的母亲年事已高,确实没有能力照顾其子,而其所在的居委会也没有对他的情况进行关注。

  精神卫生法中明确,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现实生活中,不少“武疯子”的监护人实无能力,甚至已将其放弃,居委会、社区、街道办等离百姓最近的基层组织也没有尽到监管责任,同时,明知辖区内有高度危险的“武疯子”却无所作为,甚至在群众多次报案后仍未采取有效措施,警方也难辞其咎。

  严格来说,“武疯子”监管的最大障碍恰恰在于政府、社会和患者家属之间对于精神病人强制收治的权利义务分配。对于作为责任主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是作为第一监管人的患者家属来说,在目前只有原则性立法的情况下,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政府扶助和社会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有精神病治疗专家认为,最理想的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模式应该是:患者发病后第一时间到专门医院接受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一步步转入康复医院,最终转到社区管护治疗。而在各个环节,都需要政府部门助力实现“无缝连接”。

  在现有医疗救治条件下,精神疾病患者最为缺少的就是社区的管理扶助。精神卫生法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这表明,社区已经成为今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主战场”。

  卫生系统负责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和精神疾病的基本治疗;民政系统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精神病人应提供义务救助;社区与基层派出所加强联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网络监控体系——随着频繁发生的“武疯子”伤人事件上升为社会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亟须公安、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事前监控防范体系。□见习记者 周宵鹏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