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上海静安、闸北“撤二建一”的“利”与“难”

2015年11月04日 2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11月4日电 (记者 陈静)喧嚣许久的上海静安区、闸北区“撤二建一”传闻,终于在4日“坐实”。上海当日正式宣布撤销闸北区、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虽然坊间议论纷纷,但是在“术业有专攻”的学者们看来,此举不仅打破长期以来上海以苏州河为界的分异格局,还会产生“1+1大于2”的功效。不过,专家也坦言,此番“撤二建一”难度不小,需重细致规划。

  撤销前的静安区地处上海中心区域,高端商务集聚,环境优雅,是老上海人心中的“上只角”,被人们戏称为“白富美”城区。静安经济体量很大,但面积却是上海最小。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余佶看来,是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因为缺乏足够发展空间等掣肘,近年来,该区发展已遭遇不少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民政部研究基地)主任林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行的城市体制下,静安区今后或进一步影响上海城区的整体发展,必须与其它区调整。

  “联姻”的另一方——苏州河北岸的闸北区,是传统工业区,现代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是近年申城区县中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不过,因为曾经的工业聚集和贫民区遍布,面临“下只角”的地域印象“瓶颈”,此次“撤二建一”被坊间称为“白富美”下嫁“凤凰男”。隔苏州河相对,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等迥异,民众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不少人对“撤二建一”并不“看好”。

  多年潜心行政区划研究的林拓认为,此次“撤二建一”首次打破长期以来上海城区以苏州河为界的分异格局。而以往的区划调整则是以浦东与浦西、苏州河以南与以北为基本框架。静安和闸北的合并是当前条件下艰难但较合适的选择。

  “撤二建一”会带来哪些利好?除了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历数的: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提升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外,余佶表示,两区“联姻”会产生“1+1大于2”的功效,不仅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在更大空间内发挥服务经济的外溢效应和辐射作用,还能更好地统筹医疗、教育资源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

  致力于国际城市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苏宁对记者说,此次“撤二建一”可谓向城市“强心”方向迈出一大步。他表示,两区合并后,静安区原本拥有的法律、会计、咨询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服务业能够在新行政区的更大空间中得到配置和发展。此外,静安区原本具备的国际化区域品牌发展空间也会得到扩展,能级得以提升,进而有助于上海城市“软实力”升级。静安、闸北合并将有助于创新资源等整合配置,打造上海内城的“创新城区”。

  相较于之前为突破空间束缚强强联手的撤卢湾、黄浦建新黄浦,为战略发展驱动而结合的南汇并入浦东新区,由于苏州河的天然阻隔,静安区与闸北区在功能定位、城区风貌、产业经济、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林拓坦言,此番两区合并难度比以往大得多,需要面对众多问题,比如,要充分统筹兼顾商务区、工业区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复杂状况;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既要考虑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也要考虑现阶段实际可能承担的地区限度;如何平衡房价大幅变动与居民承受能力等等。余佶则表示,这需要新静安在城区建设、产业布局、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进行细致规划。(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