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岁女孩捐眼角膜:给他人留下光明父母就不孤单

2015年11月27日 10:08 来源:北国网 参与互动 

  父亲是鞍山海城人,母亲是吉林四平人,她取名“李海萍”,寄托着父母深深的一份爱。

  如今,这份爱只能去追忆。她的人生定格在19岁,与病魔抗争10年后,不得不与父母说告别。

  但她留下了很多:她的眼角膜为失去光明的人点亮世界;

  “海萍”的名字将被众多人留在心里。

19岁女孩捐眼角膜:给他人留下光明父母就不孤单

  11月7日,因肝硬化晚期病情恶化,海城女孩李海萍从医院回到了家中。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提醒父母帮她实现愿望,捐出眼角膜,骨灰撒海……

  给他人留下光明 “父母就不孤单了”

  11月24日18时20分,李海萍永远地离开了。

  大家向海萍的遗体鞠躬,医生取了角膜。

  在医院的走廊内,母亲郑丽波坐在椅子上,头抵着丈夫李荣强的大腿,两人掩面痛哭,“真不忍心……”。

  手术持续了半个小时,“海萍的角膜至少能帮助一个失明者重见光明,也值了”,李荣强称,女儿总想帮助别人,“终了,可算满足她了”。

  今年年初,海城市郭明义爱心团队等社会各界为病重的海萍筹集4万元捐款。“海萍想用捐献角膜来回报社会”,李荣强和妻子口头上答应了,但打心眼里反对,“需要把整个晶体都取出来,真舍不得啊!”

  “我走之后,你俩会孤单吗?”海萍流着泪说,女儿不在了,“你们想一想,有人得到女儿捐献的角膜后,依然在看着你们啊,你们就不孤单了”。

  海萍一直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女儿捐眼角膜的事逐渐得到了父母认可。

  她是海城首例器官捐献者

  “你来一趟吧,海萍快不行了”,24日中午,海城遗体捐献俱乐部负责人刘思言接到李荣强的电话。

  刘思言的志愿者团队一直在帮助海萍,更被海萍的执著和爱心所打动,和她成了要好的朋友。

  他赶到医院,看到海萍只剩下微弱的呼吸,“海萍,你醒醒啊!”

  刘思言心里清楚李荣强喊他来的目的,“叔,角膜咱还捐吗?”李荣强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刘思言给医生打完电话,自己对着墙壁愣了足足五分钟。

  刘思言说,海萍用这种方式回报社会,“也是在为海城人报恩”。取角膜时,走廊里站满了素不相识的人,大家都在为海萍致敬,她成为海城首例器官捐献者。

  海萍的遗体火化,随后家人将骨灰撒向大海,“她的愿望都实现了”。

  她在等最后一个生日

  11月16日,海萍的19岁生日,父母买了一个生日蛋糕。鹌鹑蛋、烧茄子,平日里爱吃的东西可就是一口也吃不进去,海萍强作笑容,“今天过生日,我很快乐”。

  父母只能把头一扭,简单的几道菜愣是咽不下去。

  接下来的一周,海萍几乎不认得家人了,父母不舍得女儿离开,“知道她不愿离开,但这些年孩子太遭罪了”。

  父母不敢相信海萍如此坚强,回海城时人就不行了,没想到“她一直挺到过完最后一个生日”。

  李荣强说,女儿带着带多的遗憾,“上大学是她的梦想”。海萍读初二时,病情加重,不得不辍学,“她的同学现在正在学校读大一呢,”

  “身高1.70米,大眼睛,长得漂亮”,是大家对海萍的一致评价。

  养了19年的漂亮女儿离开了,让李荣强夫妇恍如隔世,两间小平房里有着太多女儿的影子。

  李荣强是海城人,妻子郑丽波是吉林四平人,海萍这个名字包含着父母对她的深深厚爱。7岁时,海萍脾脏切除,术后不久,肝脏也出了问题。

  夫妻俩不敢回忆,这十多年是怎么挺下来的,李荣强带着海萍四处求医,仅靠郑丽波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每个月1500元的收入,起早贪黑帮人卖肉,每天到家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女儿今天怎样?”

  家里欠下巨额债务 她偷着应聘打工

  去年春季,海萍曾病情稳定,心情特好,“早上走,晚上才回来”,父亲回忆起来,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没想到,这孩子背着爹妈去打工了”。

  在一家手机店卖手机,这是海萍第一份工作,“她太想为家里做点事”。海萍要强,孝顺,看着父母为家操劳,自己无以为报而深感自责。

  海萍想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为父亲买剃须刀,为母亲买条好一点的围巾,“她特别渴望家里的日子好起来”。

  这个工作只做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她的身体不允许啊,我们也理解她,她需要走入社会,但……”

  多次劝父母“你们别给我治了”

  十多年来,家里为海萍治病欠20余万元的债务,可即使这样,父母从未因为海萍的治疗而退缩过。

  她曾私下里哭着对邻居的慧姐说,“不敢在父母面前哭,自己是家里最大的累赘”。

  海萍在沈阳的医院一住就是几个月,北京的大医院也走遍了,可对于她的病情, 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她知道家里穷,也从未幻想过移植”。海萍用过太多的药,“肾脏也不行了”。

  出现肝腹水,经常昏迷,看不到治愈希望的海萍跪在父母面前,“爸妈,咱回家吧,不治了,女儿真的不怪你们”。

  这时的父亲总会说,“小孩子懂啥,钱花了可以再挣,人,必须好好活着”。

  海萍是家里的独苗,“做父母的怎舍得啊”。

  李荣强翻看女儿手机里的自拍照片,再一次泪水打湿了屏幕。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