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异地求学人:高烧意识不清 总觉得我妈摸我的头

2016年04月22日 11: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上期话题发布后,“青云志”后台涌入大量留言。经百家争鸣,本期话题定为:一个人在异地求学,是怎样的体验?

  @夕夕成呆呆:少年不知愁滋味。小时候总是想去哪里去哪里,一定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那年填志愿,我想了很久,还是填了外省。高三毕业后和表妹一起到外地打工,那是我第一次离家那么远。一个多月后,我去了一个离家1000多公里的地方,夜里常常睡不着。那时候才知道,小时候的自己幼稚得可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年国庆、中秋连放12天假,宿舍就我一个人,整层楼都没几个人,那时候真的特别想家。世上再美的风景,也不及回家的那段路。

  @不知名的往昔: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飞呀飞吧Arthur:我在异乡求学5年多了,看到“青云志”推送中有评论“离开故乡求学后,故乡只剩寒暑,再无春秋”,心生感慨,故乡春日盛开的油菜花,我已许久未见了……但,我是喜欢不按套路生活的,就像一趟列车,你4年来一直北上坐到终点站,为什么不试着南下呢,看看南方的风景,看看稻田、竹林、云雾、一片接着一片的水、青瓦白墙的小屋以及那里的人,不去试试,怎知好与不好?

  @临雪寒梅:每一次的离别,每一次的回眸,每一次的不舍与无奈,当我们踏上求学的旅程,父母更多的是饱含泪水的叮咛,而我们则是含泪别离!异地求学,是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狂欢,两个人的衰老。

  @饕餮狴犴:躲得过别人秀恩爱的专场,躲不过别人回家时的悲伤。

  @那伽罗:不敢生病。一个人在医院排队挂号打吊针真的太、太、太可怜了,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忍不住打电话回家,说,只是感冒而已冲袋“感冒灵”就没事啦。

  @洛斯列:大概最深的体验是,平时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我,在高烧到意识不清的时候总觉得我妈就在旁边摸我的头。

  @囡囡:一个人在异地,各种节日将不是节日,只是时间长一点的可以睡懒觉的日子。

  @依米小花:对于我来说,异地求学莫过于家人也一样在异地打拼,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地区,一家人只能靠寥寥无几的电话去联系,天南海北,只有过年才能聚到一起。完整的一家人,为了生存,相隔千里,谁都没有家人的陪伴。吃苦并不可怕,因为它总有尽头,只要我们努力;困难并不可怕,因为总有解决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气馁;孤单并不可怕,因为总有希望在前方;可是一家人在天南海北溜走的岁月,总也捡不回来……当我在夜里一个人望着窗外时,我总是在问自己,天大地大,何时才能有完全属于我们的一个安稳温暖、不需再东奔西走、有亲人陪伴的家?

  @时光cm:异地求学实际上是加速成长的催化剂。你没有办法不学会独立。渐渐地,你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尽管你受到了挫折,委屈到爆,你也不忍心对父母提起,你会说:“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那时候已经满眶泪水,可是不敢哭出声来,还要假装笑出声来。在异地求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没有伞只能在雨中奔跑;是没有人会给你无私的帮助;是每天往家里打一个电话的理由;是知道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爱的恰当距离;是每次放假都要提前两个月抢票的冲劲;是一年只能回两次家的辛酸。

  @高洁:有的时候心情超级不好,谁都不想理,夜晚突然就想回家,甚至任性地订好了火车票,半夜辗转反侧,考虑许久,第二天醒来后默默退了车票,因为怕父母担心。

  @泸左淬冰生:关注了很久的“青云志”,感觉这是最奇怪的一期。似乎所有的留言都是围绕“思念”啊、“孤独”啊。 嘿,异地求学,关键词难道不是“学”吗?怎么就只看到了“异”呢? 即便受着时代的限制,横渠先生尚发震聩之音;范文正划舟而学,却有兴亡之担当。只是离家而已,却把脆弱刷了满屏。

  @暖风:每次看到河南烩面都会兴冲冲地买来吃,可是并没有家乡的味道。

  @Yueha:异地求学,从小学5年级就开始了,小时候觉得好稀奇,不怎么想家,但突然有次看到一篇作文讲家乡的路,忽然就好想回去,然后自己坐着客车就回了乡下的家,还记得晕车吐了一堆。

  @木木:异地求学,怕的不是生病难过,怕的是在你生病难过的时候家人朋友的电话。一个电话就会把忍了好久的眼泪全部释放出来。

  @qwerty UI op:12岁那年秋天,离开家去邻县读初中,一个人,没有大人陪伴,租房子,自己做饭。每天放学后,其他同学走出校门时,我已经提着暖瓶去打开水了。其他同学吃完饭散步休息的时候,我的饭或许还没熟,当然还要刷锅。这样的日子一直到高考结束。还好,那6年我没有荒废。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唯一遗憾的是,我与父母真正相处的时光,还不足13年。那段一个人在异地求学的日子,毕生难忘!感谢父母,感谢那时努力的自己。

  @慕少艾:10岁离家求学,寒暑方能回家,父亲只在开学到过我的高中。后来都是一个人去上学。酸甜苦辣咸,样样可吃,东南西北中,处处可去。

  @风的声音:来北方上大学之后,一年最多回两次家。29小时的火车,路上的颠簸容不得我带过多的东西,这样我就学会怎样只带最少的东西只装满一个书包回家,买哪些东西正好够4餐饭。每次想到现在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能有选择自由的权力,我就会更加努力。我吹过北方凛冽的风,就更懂得享受南方轻柔的微风。于我,北方是风雨兼程的地方,但值得经历。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